媒体山农

12月10日,《中国教育报》在《改革探索》版面刊发题为《实践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沃土》文章,详细报道山东农业大学坚守和传承实践育人特色,在实践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特色做法。文章从“围绕实践做文章,厚植人才成长土壤”“三田两地一课堂,学生在这里茁壮成长”“瞄准市场需求,实践让山农人更受欢迎”3个角度切入,通过大量鲜活的实例,全景展现了学校推进实践教学改革的历史脉络和育人成效,为山东农业大学引导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创新,在创新中努力成长”的“育人法则”点赞!

实践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沃土

通讯员 王静

在不久前结束的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上,山东农业大学凭借“一世花开:优质月季切花助力精准扶贫”项目斩获“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金奖。该团队在3年多的时间里带动10多个贫困村1000余人脱贫,农民人均年收入从1000元提高到25000元,累计获得政府支持资金380万元。

“与获得金奖相比,团队更看重的是农民的赞誉。农民喜欢我们,是因为团队能给他们实实在在的帮助,我觉得这得益于团队成员有很强的动手能力。”邓应龙是园艺学院学生,该学院从大一开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有非常多的机会直接与农民、农业生产打交道,同时学校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为团队的成功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实践中学会创新,在创新中努力成长,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是山东农业大学坚守和传承的“育人法则”。

围绕“实践”做文章,厚植人才成长土壤

学校建校之初,就提出了“学用结合、学以实为贵”的办学理念,在校园周边建起了农场、果园、桑园、苗圃和林场,一批批学生在这里学会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同时也让实践育人的办学特色注入了山农人的血脉。

山东农学院(山东农业大学前身)期间,院长陈瑞泰教授提出了“一只脚在校内、一只脚在校外”的办学思路,倡导师生走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道路,深入农村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在此后的几十年时间里,以著名蔬菜专家李家文、小麦专家余松烈为代表的一大批专家学者,不断探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方式,为“学用结合,学以实为贵”这一办学理念作了最新的注释,赋予了全新的内涵。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农业大学积极探索教书育人新途径,坚持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相结合,提出了本科教育的“三段培养”模式,把本科教学分为课堂教学、校内试验和校外实践三个阶段。1993年,“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建立适应经济建设需要的教学体制”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标志着经过几代山农人的艰辛探索,学校正式形成了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办学特色。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学校先后4次全面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从1999年增加实践教学比重,2003年构建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2009年优化实践教学进程,2015年突出实践教学分类指导、强化创新创业教育,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创新能力,促进实践育人的办学理念全面提升。

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在山东农大首届杰出校友颁奖典礼上回忆:“我在农场做小麦杂交实习时,在地边看到有一种叫‘野麦子’的植物,结合沈寿铨老师在小麦育种课上讲的小麦进化史,产生了用它与小麦杂交的念头。另外,郑广华老师植物生理实习课上的嫁接实验,为我后来从事小麦远缘杂交起到了启蒙作用。”

三田两地一课堂,学生在这里茁壮成长

在现如今的山东农业大学,有一个颇具特色的教学项目叫“三田两地一课堂”,即贯穿学生大学4年全过程的认知田、科研田、攻关田,课程教学基地、毕业实习基地,以及以科技创新项目为主的第二课堂,使不同层次的实践环节有机衔接,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

“一、二年级的学生在认知田亲手种植各类作物并观察记载,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三、四年级在攻关田和科研田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通过系统的认知了解、实验训练,不管就业还是考研都为学生奠定下扎实的基础。”农学院院长孔令让介绍。

为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实践创新人才,学校专门在科技园留出2000多亩地用于教学科研,学生出了教学区就可以到试验田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生产中锻炼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6级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学生路官正,曾担任药食同源创业团队的负责人。团队以药食同源的中药材为原料,利用其本身的药效价值,经过科学的研发配比,制作出山药软罐头、人参枸杞酒、桂圆桂花酒、手工药皂等代表性产品。“我们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专业所学,书本上的知识最终要应用于实践。团队28个人共同探讨切磋,把理论与实践结合,锻炼了实践创新能力。”路官正自信地说。

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三农’人才,怎样培养‘三农’人才”这一农业高校办学的核心问题,秉承传统,改革创新,不断赋予实践育人新的使命内涵,培养了数以万计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主力军。

瞄准市场需求,实践让山农人更受欢迎

新时代,学校秉承优良办学传统,不断丰富实践育人的内涵、机制和形式,主动对接“四个回归”和“一流本科”建设的时代要求,持续推进实践与育人的深度融合,培养出了更多“市场抢手”的新“山农人”。

丁超是食科学院2016届的本科生,被学校派驻上海洁翼流体技术公司顶岗实习。说起自己的实习经历,丁超心中充满感激:“如果没有那段实践经历,我不可能掌握行业第一手资料,也就不会得到企业的关注。和一起入职的同事相比,我的专业底气更足一些。”现在丁超已是公司的一名研发人员。与企业生产需求的无缝对接,大大缩短了“上岗时间差”,让她走上工作岗位后更加得心应手。

“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必须用市场‘照镜子’,以企业‘为模子’,将人才培养方案与行业产业深度融合。”山东农业大学校长张宪省说。

学校主动“引企入校”,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校企双方共同探索在专业建设、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和技术开发等方面内涵丰富的协同育人新模式、新机制。不仅通过共建实验室、实训基地等,将实训项目带到校内,还探索了“3+1”分段培养模式,实行定向培养,将行业标准接入课程体系,让“知”和“行”的对接真正落地。

2016届计算机专业的韩潇凯是这一措施的受益者。大四时,他在惠普实训基地积累了一年的软件开发“实战”经验,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实践经历,高薪签约上海喜马拉雅网络科技公司。

2018年,山东农业大学紧密对接乡村振兴战略和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十强”产业需求,申报了动物药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水族科学与技术等专业,无一例外,这些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里,“突出实践”都占了相当大的篇幅。“只有懂实践、善实践、爱实践,我们培养出的学生才能真正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才能真正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学校党委书记徐剑波说。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岱宗大街61号 邮编:271018
邮箱:webmaster@sdau.edu.cn

新浪微博

微信官微

Copyright © 2008-2021 NEWS.SDAU.EDU.CN
鲁ICP备05002369号 版权所有@山东农业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