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大学新闻网欢迎您!

中国人才 | 山东农大:甘于静下心来等待花开

作者:翟荣惠 巩其亮出处:《中国人才》杂志发布时间:2020-03-18

近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属的《中国人才》杂志以《山东农大:甘于静下心来等待花开》刊发文章,详细报道学校坚持引育并举,搭建成长平台,在打造人才高地、释放人才活力的同时,引导专家学者“十年磨剑”,聚焦关键领域潜心开展科技创新的典型做法。

《中国人才》杂志是全国唯一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以人才资源开发和人事人才工作为主要报道内容的期刊,北大版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国家级社科双效核心刊,同时也是国内第一份研究学核心期刊,在人才工作领域具有重要影响。



全文如下:


山东农大:甘于静下心来等待花开


翟荣惠 巩其亮


山东农业大学基础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秘诀在于学校一直不断完善重大科研项目和高水平科研成果培育机制,永远倡树“十年磨一剑”的学术品质,鼓励老师们潜心科学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甘于并敢于静下心来等待花开。


2019 年10月1日,遗传学领域顶尖杂志《自然—遗传学》刊发了山东农业大学储昭辉团队的突破性成果。经过8年的努力,团队成功从玉米中克隆得到针对纹枯病的抗病基因,并揭示了该型基因产物增强植物抗病性的新机制,这一成果不仅为粮食作物抗纹枯病遗传研究与改良提供了靶标,也为玉米、水稻等作物的抗病育种提供了重要资源和有效途径,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从我的身上,能看到山东农大对人才、对基础研究突破性成果的耐心。”储昭辉感慨。

付道林团队克隆太谷核不育小麦“国宝级”基因、张宪省团队解析激素调控植物干细胞机理、陈学森团队通过基因测序揭示苹果起源、周紫章团队找到抗击肝癌新途径……近几年,在人才强校战略推动下,山东农大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大批突破性研究成果。

“山东农业大学不在大城市,能向社会交出如此靓丽的答卷,秘诀在于学校一直不断完善重大科研项目和高水平科研成果培育机制,永远倡树‘十年磨一剑’的学术品质,鼓励老师们潜心科学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甘于并敢于静下心来等待花开。”学校党委书记徐剑波说。

引育人才既靠服务也靠制度

近三年,山东农大从国内外引进高层次人才30多人,而自己培养的50多名优秀人才几乎没有流失。大家选择来到这里,扎根这里,是因为农大人的重情重义、朴实诚挚,更是因为学校完善的人才制度和服务营造了科研人员潜心研究的环境。

抓住“双一流”建设机遇,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制定人才“筑峰”计划、“杰出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出台人才引进管理办法。在山东农业大学,高层次人才只要有水平、有思路、有干劲,就会有舞台,繁琐复杂的事情学校来办。

最近,山东农业大学全职引进的王永红研究员,在揭示水稻分蘖数目及分蘖角度调控机理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的重要研究成果。来到学校组建新的实验室需要人,自己带来的、学校配备的、全新招聘的,团队很快就组建完成。实验室需要的仪器设备,学校在审批上简化程序,20万以下的通过竞价系统三天完成。实验室运转需要的资金,学校根据需要及时划拨到位,同时争取到山东省引进顶尖人才“一事一议”资金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础研究项目。有人有钱有设备,王永红对在农大开展创新研究充满了信心。

“学术至上”一直是山东农业大学的办学理念。为鼓励教师们潜心从事农业科研,学校明确了以“五个优先”为代表的系统性支持举措,整合人才、经费、项目等资源,实现人财物全面支撑。优先引进和配备农业科研人才团队,支持农业专家招收博士研究生等人才资源;从事农业科研的专家优先推荐申报泰山学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等高层次人才计划;农业科研项目优先申报国家和省农业科技计划、奖励和重点项目;农业科研项目优先使用重点实验室、公共平台及建设试验示范基地;优先解决从事农业科研专家亟需实验设备的招标采购。

在“五个优先”支持下,山东农业大学农业科学、生命科学等传统优势学科,聚合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涌现出许多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评价人才既重“显绩”也重“潜绩”

“我们引进人才时自然选择基础好的、水平高的,但是做基础研究、原始创新,需要一定的沉淀和积累,突破需要时间。我们要给人才相对宽松的环境,只要方向是对的,只要踏实肯干,学校就坚决支持。”校长张宪省认为。

储昭辉教授对此深有体会。2008年,储昭辉回国来到山东农大。然而,储昭辉的学术攀登之路并不顺利。他做纹枯病研究,如大多数科学家一样,从水稻开始,但一直无法取得突破性进展。经过几年摸索后,他决定把研究对象从水稻改为玉米,从此他的研究柳暗花明。

“我知道学校对引进的年轻人是寄予厚望的,没有像样的成果出来,我内心也很煎熬;但是这期间没有人催我换方向,没有降低我的学术待遇,让我对学校充满感激。”储昭辉说。

学校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设立“特聘岗位”,通常是签订十年合同。对他们的评价机制,以质量为导向,重方向看过程。学校每年举办考评会,邀请院士和国内权威专家,对高端人才以及引进的优秀青年人才的研究工作把脉会诊、查找不足,分析选题方向是否符合国家重大需求,研究方法是否科学新颖,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在专业技术职务竞聘制度上,山东农业大学也充分考虑了基础研究的特点,建立了“确认制”和“评审制”。除了正常评聘外,达到任教授12年以上等条件的按“确认制”申报教授岗位,签订长期聘约。对于已经在岗暂时达不到聘任条件的,有两年的诫勉期。两年内“撸起袖子加油干”,条件够了就还是原来的职称。这种职称评聘制度的实施,既有压力,也有缓冲,最大程度激发了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其实,对大成果进行耐心培育,对寂寞坚持基础研究的人真情鼓励,一直是山东农大的优良传统。1997 年,学校“冬小麦矮秆、多抗、高产新种质‘矮孟牛’的创造及利用”项目,获当年唯一一项国家发明一等奖。这是李晴祺、包文翊教授团队26年的研究成果。获奖时,两位专家都进入了耄耋之年。

创新突破既靠平台也靠合作

人才要成长,平台是舞台。山东农业大学拥有国家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这是我国农业领域唯一一家由省属高校独立承担建设的实验室,也是山东农大招引人才的梧桐树。重点实验室十几个团队近80名固定人员,围绕作物生理生态、作物种质创新和作物分子生物学三个研究方向,从分子、细胞、个体与群体水平上开展应用基础研究,为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提供理论、技术与人才支撑。

多年来,国家重点实验室形成了“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学术环境。学校邀请十几位顶尖专家担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和委员,定期来把脉问诊,点拨指导,实验室研究人员以国家队身份参与大项目竞争。

团队内部、不同方向之间以及与国内外专家的交流构成了重点实验室“三层次”学术交流机制。实验室设置专项经费用于举办学术会议、邀请专家来访交流、支持科研人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到国内外研究机构访学,实验室与国内外研究机构联合申请国家重大研究项目,联合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联合申报科技成果奖励,实现了实质性合作与资源共享。

在平台推动、交流促进和个人拼搏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出了20 多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863、973、多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涌现出了万勇善团队的多抗“丰花”花生品种、陈学森团队的核果选育、田继春团队的山农20小麦品种,张修国团队揭示蔬菜卵菌病害关键技术,相继问鼎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