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东农业大学周紫章课题组、刘庆信课题组与珠海市人民医院陆骊工课题组合作,在肝癌机理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1月24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1月28日,科技日报在重要版面以《我科学家发现抗击肝癌新途径》为题,对此进行报道。
全文如下:
我科学家发现抗击肝癌新途径
记者 王延斌 通讯员 翟荣惠
长期以来,器官大小的决定因素,一直是科学研究关注的热点。Hippo信号通路异常会导致大量器官过度生长,从而诱发人和动物体内肿瘤。科学家发现,Hippo通路通过一系列蛋白磷酸化修饰,最终控制转录因子Yap的活性。Yap蛋白量异常增高,是肿瘤的标志性特征之一,但是背后的原因和增高的途经是怎样的,科学家们一直努力探索。近日,山东农业大学周紫章课题组、刘庆信课题组与珠海市人民医院陆骊工课题组合作在《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上揭开了这个谜底。他们发现,更上游的去泛素化酶Usp7抑制了Yap蛋白的降解,导致其异常增高,Usp7可作为肝癌潜在的药物治疗靶点。
Hippo通路由一组进化中保守的激酶构成,是一条抑制细胞生长、促进细胞死亡的信号通路。在发育过程中,Hippo信号通路控制细胞的分裂和死亡,最终决定细胞的数量,从而实现对器官大小的调控。为了研究Usp7去泛素酶活性对Hippo通路调控的重要性,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Usp7去泛素酶缺失突变体Usp7-CA。结果表明,Usp7上的点突变不影响其与Yap的相互作用,但丧失了稳定Yap的能力,表明Usp7去泛素化酶活性对Yap蛋白稳定性调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Usp7通过去泛素化Yap抑制Yap的降解,最终调节Hippo通路的活性。Usp7的缺失,会导致果蝇眼睛和翅膀体积变小。
研究者检测了60例肝癌患者的样本,发现Usp7蛋白在肝癌组织中显著上升,表达与Yap呈正相关,因此Usp7可作为肝癌诊断的分子标记。用Usp7的抑制剂处理肝癌细胞,可以显著降低细胞的增殖和分裂能力,表明该抑制剂可以作为治疗肝癌的潜在药物。该研究结果部分揭示了生物体器官大小的调节机理,并为肝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分子标记,也为肝癌治疗提供了药物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