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大众日报》以“让盐碱地绽放出绚丽色彩”为题,对山东农大主动对接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开展科研的办学实践进行了专题报道。文章称,多年来,山东农大的科研团队、专家教授在盐碱地上研究、示范、推广良种良法,获得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认同,让昔日白花花的盐碱地呈现出越来越绚丽的色彩。
全文如下:
山东农大主动对接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开展科研
让盐碱地绽放出绚丽色彩
(记者 王桂利 通讯员 翟荣惠)在前不久公布的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中,山东农大有多个盐碱地绿色开发课题获得立项,获得研究经费1000多万元。几年间,农大人在盐碱地上研究、示范与推广的良种、良法与技术,获得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认同,让昔日白花花的盐碱地呈现出越来越绚丽的色彩。
盐碱地要长好庄稼,首先要改变地表因长期泛盐而形成的土白色。排盐快、不板结的土壤,是丰收的基础。
水利工程是盐碱地改良的根本措施。相比于传统的明沟排水,资环学院陈为峰教授设计的排水改盐暗管,埋于地下,不占地,土壤脱盐率提高25%,增产可达15%以上,目前已在黄河三角洲推广应用 20余万亩。
农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滨州市无棣县“渤海粮仓”示范区,施用土壤调理剂,示范改良盐碱地近百亩,小麦增产166.58%。土肥专家杨越超教授解释,调理剂能让土壤水分渗透速度加快,耕作层盐浓度下降,使板结的土壤变疏松。
水土学院毛伟兵教授一直在探索物理改良盐碱地的办法。她把黄河三角洲干渠里淤积的黄泥沙,按照研制出的科学配比,铺洒在了小开河引黄灌渠、阳信县水落坡乡等四五百亩试验地上,小麦增产1.3倍,棉花增产20%。配沙改良过的盐碱地饱和导水率大幅增加,表层含盐量可减少96%。
农大人培育的良种,让盐碱地绿意盎然,金谷满仓。2015年,田纪春教授培育的山农20小麦品种,在中高度盐碱地上实现亩产过千斤,让有6000亩盐碱地的粮之源实业有限公司人心大振。无棣中科现代农业公司经营 7000多亩盐碱地,2016年小麦、玉米双双亩产过800斤,更加验证了农大品种和技术的实力。
盐碱地里红彤彤,是对大棚西红柿的形容。盐碱地上种蔬菜有先天劣势。然而,东营区景屋合作社的大棚西红柿,却能年产4万斤。他们采用农大骆洪义教授研制的水肥一体化技术,舍弃土壤用基质,避开了根本性难题。用基质加营养液种的西红柿高产、高品质、高收益。如今,仅景屋合作社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种植的西红柿大棚就发展到100多个。
林学教授曹帮华教授,为东营的盐碱地培植了更长久的绿色。他培育了4个高抗盐刺槐品种,服务于东营上世纪种植的10万亩刺槐林的更新换代。为建立林相稳定、不衰退的树林,他在济南军区黄河三角洲生产基地和东营市农高区建起了1000多亩的混交林,对白蜡、刺槐、杨树、榆树等树种进行块状、行状、株间等混交栽培模式研究,防止虫害传播,营造健康生态。
在环渤海大地做科研的农大人,如大自然的调色师,让这片广袤的白色土地变了颜色,焕发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