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大学新闻网欢迎您!

文法课堂人文气息浓郁 教学方法新颖

作者:出处:文法学院团委发布时间:2011-11-12

 

人文科学作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一支,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文法学院作为山农大主要文科类学院之一,深知在塑造学校人文氛围方面所承担的使命和责任。近期,学院创新课堂新体制,在发扬学术自由精神的同时,密切联系专业发展方向,关注社会热点,调动学生积极性,大力发展人文科学。

传统文化深入课堂。文法社会学课堂引进“诗文”文化。每天课前一首诗、一段曲,将学生们带进一个或悲或伤、或幽静安谧或刀光剑影的场景中,体味汉字的意境美。社交礼仪课堂引进茶艺文化,师生共品一杯香茗,享受“一本书,一杯茶”的人间意境;“我来说话”课堂上,站姿、坐姿、鞠躬、微笑讲究礼仪规范,甚至一个眼神也能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复习”传统文化的短暂的45分钟,同学们领略到的是传统文化的韵味、积极发扬传统文化的精神。

社会热点活跃课堂。为摆脱文科理论知识容易导致课堂气氛沉闷的弊病,文法学院老师密切关注社会实际,将专业知识与社会热点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人大“雷人”提案凸显当代中国选举制度弊端,成都“城管妈妈”辞职案例中透露行政改革势在必行,“司法是否应考虑民意”带来法制唇枪舌战大讨论,信访案件引起对社会监督的深入思考……形成了学生积极动脑、深入思考、师生互动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既学会了专业知识,又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为社会培养了专业的行政、法律人才。

“我来讲课”改变课堂。为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文法学院改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模式,大胆放手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环节。一个个美丽的神话,引起同学们的无限神往,随之加强了学习主动性;精心制作的PPT,详细的讲解,互动环节中精彩的回答,都体现了新体制下教学效率的提高。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文法学院与时俱进,立足学院人文学科实际,创新教学新体制,实现了既教授专业知识,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既发扬传统文化,又丰富学生人文内涵的多重目的,是文法学院向构筑“人文学院”迈出的又一重要一步。

 
文章来源:文法学院团委
文章作者:肖秋生 张夫华 赵亚云
责任编辑: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