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可如今,大学生就业之路却因为走的人太多而越来越难走。面对现实,林学院2007级林学4班焦玉涛同学,走出了一条令人羡慕的大学之路;面对就业,他又在试图探索一条与众不同的成功之路。
学习工作共进之路
2007年9月,焦玉涛怀着对大学生活的美好憧憬来到农大。爱好特长丰富、早就想在大学里一展身手的他,一下子报名参加了17个社团。白天,除了上课,其余时间都交给了社团活动。
为不耽误学习,他就拼夜班,每天晚上10:30从自修室回到宿舍,要一直学习到12:00才睡。由于自己一直担任班长,后来又加入了校区学生会,他不得不对自己加入的社团进行梳理,只保留了企业家协会和乒乓球协会等几个社团。大二时,由于负责的学生会和社团工作繁忙,他更是成了拼命三�,每天晚上要熬到凌晨两点,甚至有时一天只睡一两个小时。进入大三,他开始静下心来准备考研,为保证每天的精力,他仍然坚持到夜里12:30。
就这样,焦玉涛的综合智育成绩连续保持专业第一名,连续获校一等专业奖学金,2008年获得校级学习单项奖,2009年获得国家奖学金,2010年获校级社会工作单项奖,并被评为林学院“学习标兵”。
在学好专业的基础上,焦玉涛申请主持校级科研课题《经济林先进栽培技术与其经济生态效应的相关性调查研究》,带领6人组成的团队,在全省设立5个试验点开展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经过长时间的考察了解,他认识到我国林业法制化建设很不健全,这为林学专业人才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机遇。于是他辅修了法学专业,并到颜山律师事务所实习,锻炼自己的知识应用能力。
与此同时,焦玉涛不仅担任过南校区学生会实践创新部部长、大学生事务服务中心副主任、未来企业家协会会长、摄影协会副会长兼技术部长,而且担任校乒乓球协会部长、院乒乓球队总教练,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优异成绩,连续获评校优秀学生干部、学生会先进工作者,获校社会工作单项奖、网页设计大赛一等奖、职业生涯设计大赛第一名、乒乓球挑战赛一等奖、体育知识普及竞赛一等奖、“最佳辩手”称号,并多次获得学校征文一等奖。他任班长的林学4班,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班集体”。2009年,他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2010年,他获得了“山东省优秀毕业生”光荣称号。
能做到这些,要归功于他的自学能力。
上小学四年级时,焦玉涛家买了第一台电脑。他觉着玩游戏没意思,就买了本《计算机基础》,学习电脑操作技术。上了初中,当学校开电脑课时,他早已经都会了。后来,他应聘电脑城的工作,边干边学了两个月,更加熟悉了电脑配置、拆机、装机的知识,亲戚朋友们买电脑,都请他当参谋。在南校区,他义务为同学修电脑,查杀病毒、密码解锁、恢复数据,样样难不住他。三年来,在他手中“起死回生”的电脑不下100台。
服务同学创业之路
在南校区生活桥头,每到周末,一个个由大学生当老板的“企业”就会摆出摊位,或展示成果,或出售商品,很是红火。这就是“山东农业大学创业实践市场”,一个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平台。这个“市场”,是在焦玉涛等人的团队努力下建立发展起来的。
大一时,焦玉涛就四处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创业机会。作为企业家协会会长,他带领着十几名“企业家”,辐射带动着一批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搞创业。加入校区学生会后,他提出了要为同学们打造创业平台的设想,和几位同学制订策划书,向学校提出申请。这个想法得到学校领导的支持,创业市场很快就建立起来。创业市场渐成规模,他也因工作成绩突出,先后担任了校区学生会实践创新部的副部长和部长。为吸引和帮助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到创业市场中来,他带领同学广泛宣传,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申请审批、经营许可、摊位分配、档案管理等管理制度,使创业实践平台日益完善起来。随后,探索者团队、划时代服务部、启航实践团队、绿树团队等40多支创业团队应运而生,各显身手。虽然各团队提出的创业理念不同,但都默守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锻炼自身素质,提高创业能力。
为给同学们提供更多的实践舞台,焦玉涛和同学们积极奔走,争取企业赞助,举办各种校园实践活动。三年来,由他主要负责和参与组织的校园营销大赛、校园“赢在中国”系列挑战赛、职业生涯设计大赛、提高个人实践能力大赛等近十场次的校级活动,都赢得了同学们的积极关注和广泛参与。
经过三年的努力,已经有近5000名大学生或研究生借助这个平台,参与到大学生创业实践中来。创业实践市场,搭建起了大学生有序实施创业设想、锻炼创业能力的平台,不仅锻炼了他们的交流沟通、采购营销、组织管理、创意设计等能力,而且解决了部分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的生活学习费用问题。
成就事业发展之路
11月14日,研究生考试报名信息现场确认的最后一天,焦玉涛决定放弃读研。
做出这一决定,并不是因为自己不善于做研究工作,而重要的是,他有了新的打算。
在准备考研的同时,焦玉涛始终没有停止对就业信息的关注。在各种各样的就业市场上,他与各类企业的老总、人力资源总监们深入交流,不为他们录用自己,而是探讨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看法和要求,与他们结交朋友,建立人脉资源。看到与众不同的焦玉涛,一些企业当即决定录用他,可他却都婉言谢绝了。因为他认为,目前并不是自己加入企业工作的最好时机。现在,焦玉涛的手机里保存了100多家企业老总的联系电话,他利用这些资源,义务为同学们推荐介绍工作。
12月16日,焦玉涛赴北京领奖。期间应邀参加第五届中国林业产业发展与人才开发论坛,听取有关领导、专家和企业家的报告,并与他们进行了深入交流。在十佳毕业生风采展示活动中,他第一个登台朗诵自己创作的配乐诗,并演奏小提琴曲,充分展示自己的青春形象。令他难忘的是,聆听中国工程院院士、原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沈国舫的教诲,并向他汇报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表达自己对林业大学生志存高远、为国奉献的心声。沈国舫称赞他敢于创新和展示自我的劲头,勉励他要“学林、爱林,勤业、敬业”,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件事,将来成就一番大事业。
回到学校,焦玉涛陷入深深的思索――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但看重的绝不只是学历,而是能力;也绝不是贪图安逸工作的人,而是为追求事业成功而不懈努力的人。
焦玉涛说,做什么都要有明确的目标。
在学校里,他用两年的时间实现了拿国家奖学金的目标,用一年基本实现500名同学参与创业、三年5000名同学参与创业的目标;现在,他要利用好大学里最后的时光实现拿校长奖学金和自主创业的目标。毕业后,他要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摸索到一条适合自己事业发展成功的路子……
在申报“全国林科十佳毕业生”材料的最后,焦玉涛说:“向着梦想,我面向远方;迎着风雨,我接受挑战;面对困难,我无畏前行……”关注他的人们有理由相信,面对未来,这位阳光的小伙,已经做好了准备。
文章作者:高明秀
责任编辑:高明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