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至17日,“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功能与寿命可调控的农用覆盖材料低成本制造技术与产业化”项目2021年度进展汇报与任务预验收会会议在我校召开。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材料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南京工业大学暴宁钟教授,来自16家单位的20多位项目课题与子课题负责人、业务骨干,山东农业大学科技处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功能与寿命可调控的农用覆盖材料低成本制造技术与产业化”项目由山东农业大学牵头,联合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浙江大学、北京华盾雪花塑料集团有限公司和华中科技大学等单位共同实施。
据项目主持人米庆华介绍,该项目自2016年7月启动以来,项目组成员针对作物覆膜栽培需要的多功能、长寿命、专用型大棚膜少,可生物降解地膜生产成本偏高、产品功能与作物需求不匹配、难调控等问题,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研发的新型棚膜、地膜产品可有效替代高档农膜产品进口,提升了我国农膜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研究成果被推荐为国家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重点专项十大技术进展及成果,项目中期检查被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评为“项目执行优秀团队”。
在棚膜研究方面,项目组围绕高光效、多功能、长寿命、低成本等农膜关键技术目标进行攻关,研制出长寿命多功能棚膜,并根据不同作物生长对光质的要求,配制转(调)不同光质的功能棚膜,提高作物光合效率。这其中包括探明甜椒、番茄、茄子、黄瓜、草莓等7种作物栽培光质需求,摸索出棚膜长寿命、双光效、高转光、防尘、强化涂覆、低成本制造等关键技术的协同增效技术,系统调控棚膜的流滴、消雾、防尘、调光、耐候等功能,技改万吨/年节能高效棚膜生产线2条。研究成果已推广至国内5家企业,初步统计各种棚膜新产品在10多个省市示范应用16万多亩,其中茄果类蔬菜等专用棚膜改善甜椒、番茄、茄子等品质,提高产量10-30%。
在农用地膜方面,团队创制出生物降解专用聚酯和专用料,开发出厚度小于6微米超薄全生物降解地膜,满足机械覆膜要求,功能期1-8个月可调,大蒜栽培应用比PE地膜增产3-11%,技改300吨/年专用聚酯中试和千吨级超薄生物降解地膜生产线。相关成果已推广至国内3家企业,超薄生物降解地膜已在10个省市11种作物应用超过7万亩。
会议期间,各任务团队负责人对照任务书指标,汇报研究任务进展和经费使用情况;科技部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听取汇报和质询后充分肯定项目的执行情况,对更好地完成项目课题验收任务和下一步的研究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与会人员围绕进一步凝练、梳理项目研究内容及成果,完成后期任务的措施和方案等方面进行深入讨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