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各部门紧扣“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将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一体推进,坚持边学边查边改、即知即改,确保主题教育不断往实里走、往深里走。
纪监部门以检视问题破难题促融合,组织赴泰安市委党校的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现场教学、观看《叩问初心》《十八大以来我省党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件》开展警示教育。重点督查7个部门全面从严治党风险点防控情况,梳理主要风险点39个,制定防控措施110条,规范各单位各部门风险防控建设。总结汇报第一轮巡察工作情况,督促巡察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围绕基建、项目维修、招投标等风险点较高的部门开展第二轮专项巡察工作。先后9次22人次参加省市纪委培训,1人到泰安市纪委挂职锻炼,全面加强能力建设,提升工作业务素质。
科技处将推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2020年实现跨越式增长作为即知即改的一项重要工作进行推进。在14个学院进行了专项调研,调整了奖补政策。针对社科基金进行了两轮专题申报辅导。筹备举行两个基金申报动员会,顺序进行选题论证、申报材料校内和外送论证修改。
学工处围绕学生教育管理服务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加强学生制度建设,梳理思想教育、学风建设、招生就业、创新创业、资助国防、队伍建设等方面制度106项,新增制度15项、修订制度23项,形成学生制度汇编1册。针对数据材料不准确不规范,有可能影响学生权益的问题,研究制定规范学团系统数据统计和材料报送暂行办法,对数据材料的报送类型、方式、要求、程序、格式和考核应用等做出明确规定,从制度层面保障好、维护好广大学生的根本利益。
研究生处聚焦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全面建立制度保障体系,尊重学科差异,以学位点为单位,分别制定科研产出要求,形成《研究生申请学位科研成果产出的规定》。细化学位申请程序,引入研究生淘汰机制,修订《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把控关节环节,提升学位论文质量,制定《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工作办法》。落实立德树人,夯实学术诚信,完善《研究生学术道德行为规范》。深化研究生督导管理,完善课程教学过程管理,解决研究生课程学时“缩水”问题。
公安处针对师生提出的优化道路交通、完善门禁管理系统,提升服务师生能力的要求,对校园道路停车场地进行了再优化,停车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将北校区校园内1号楼北侧道路设置为单行线,进一步提高了车辆通行效率,保障了校内交通安全。针对南校区教学区北门学生上下课拥挤问题,及时予以整改,并专人负责管理并维持秩序,有效解决问题。
审计处围绕当前全面审计工作发现的问题,补充完善《关于修缮工程项目报审事项的补充规定》《山东农业大学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等规章制度。在审计底稿对接环节对责任人普及涉及问题的制度法规,解决了审计服务宣传存在欠缺的问题。对影响审计独立性有关事项,实行立行立改,进一步推进工作有序开展。
南管委聚焦服务师生关切问题即知即改,针对东南片区教师休息室开水供应问题,与多部门协调,使问题顺利解决。针对东南片区道路交通拥挤问题,经与相关部门多次现场调研,最终确定采取限行外来车辆、错时通行生活保障车辆措施,有效缓解了交通压力。与其他联合举办消防演练,提升师生员工的消防意识和消防能力。积极参加梳洗河生态修复工程协调会,推进工程取得进展。
东管委围绕东校区土地征收拆迁中,安全栅栏、供暖管道、供水管道等公共设施受损严重,噪声扰民问题经常发生,东管委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共发现施工单位砸坏安全栅栏2处,施工车辆碾压损毁供热管道8处,全部协调修复。东校区热交换房拆除后,东管委及时协调,市住建局要求市热力公司设计、建设临时热交换站并负责运营管理,为学校节省了开资,保证了职工冬季取暖。
网信中心针对师生反映网络安全意识不足问题,建立了信息素养网站,普及全校师生网络知识,提升信息化水平,争取经费80万元,立项完善智慧校园系统。针对部分大教室扩声问题,积极筹措经费10万元,增加返听辅助音箱,优化声场布局,扩声效果得到进一步改善。针对无线体验问题,对无线信号覆盖盲区增加无线AP,同时加强对无线AP的供电监控。
白马河教学实验中心党委针对职工和种子公司反映的农场麦种质量问题进行整改,农场在经费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补贴近两万元支持职工更换高纯度原种。秋种期间,农场成立生产技术指导小组,加强技术指导,精播精种。围绕加强农场安全稳定工作,周末安排管理干部轮流值班,24小时为职工服务。与当地政府及派出所加强联系,为职工做好安全服务保障。加强夜间巡逻,确保农场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