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第六次党代会以来,农学院党委坚持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学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教学立院、科研强院”的指导思想,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和师生员工,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各项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

      强化学科平台建设,创新能力全面提升。累计新争取各类平台建设经费1.5亿元;完成了黄淮海小麦转基因中试基地、农业部综合实验室等项目建设。申请完成山东农业大学小麦原原种繁育基地项目、国家小麦改良中心山东泰安分中心二期扩建项目、小麦玉米周年高产高效生产协同创新中心、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人才团队建设项目、山东农业大学国家小麦育种栽培技术创新基地建设项目,以及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农业部作物水分生理与抗旱种质改良重点实验室。2016年,作物学学科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立项建设,“十三五”期间,获资助性建设经费1亿元。

       坚持科技创新,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加强。第六次党代会以来,学院主持完成科研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参与完成的科研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科研课题立项377项,经费3.7844亿元;主持2项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实现学校国际合作项目“零”的突破。累计发表学术论文881篇,其中SCI收录370篇。审定小麦、玉米等作物新品种31个;新品种保护权32项;申请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55项;出版专著11部。2014年完成了4个作物新品种的成果转化,一次性转让金额超过1000万元。学院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科技兴农先进集体等。

      突出抓好师资队伍建设,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全面加强。累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及青年教师41人,其中,国家青年千人计划、泰山学者攀登计划1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7人,海外归国青年博士8人,国内优秀人才25人。2017年成功引进第二、三层次人才各1人,第五层次人才6人。1团队获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1人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获全国师德先进个人,4人获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科技人员等称号。

      提升教学质量,办学特色更加突出。新上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农学本科专业教学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2014年农学专业入选国家拔尖创新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2016年新上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重点建设农学专业群;完成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专项资金项目建设、山东省骨干学科本科实验教学中心项目等,建设项目经费达1280万元。3个教学基地被批准为教育部、农业部联合首批建设100个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主持国家级教研项目4项,省级教研项目6项;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发表教研论文25篇。建立完善了“三田、两地、一课堂“的实践教学新模式。

      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及廉政建设扎实推进。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加强院风、学风建设,强化学院文化建设。实施“青年教师建立实践基地制度”和《青年教师成长计划实施方案》等。2017年在全院党员中开展“亮身份、作承诺、当先锋、树形象”主题活动,继续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获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山东高校科教兴鲁先锋基层党组织等称号。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岱宗大街61号 邮编:271018
邮箱:webmaster@sdau.edu.cn

新浪微博

微信官微

Copyright © 2008-2021 NEWS.SDAU.EDU.CN
鲁ICP备05002369号 版权所有@山东农业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