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玉米青饲生产优质猪肉和粪污还田精准化研究与集成工作进展研讨会在泰安召开。全国畜牧总站站长杨振海,省畜牧兽医局局长唐建俊、副巡视员刘凤军,省畜牧总站站长李有志出席会议并讲话。山东省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生猪创新团队专家与潍坊、济宁等7市畜牧兽医局和10个项目示范县、示范猪场有关技术负责人等90余人汇聚一堂,研讨生猪养殖新技术,并到实验现场考察研究成果。
会议由省饲料质量检验所李祥明所长主持,泰安市畜牧兽医局局长鹿道新、动科学院院长崔言顺分别致辞。我校动科学院教授、省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生猪创新团队营养与饲料岗位专家杨在宾和杨维仁团队介绍了全株玉米饲喂生长育肥猪技术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
杨振海在讲话中指出,降低饲料成本是我国养猪成本与世界接轨的重要途径,今后课题组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全株玉米生猪饲用的创新模式,全面推广技术成果,开辟我国粮改饲的新途径。唐建俊表示,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与生猪创新团队联合攻关,取得了很好的阶段性成果,下一步要结合市场经济及生产需求,在推广过程中继续深入技术研究,并制定可行的配套技术。
会上,杨在宾和曾勇庆还分别作了“全株玉米饲喂生长育肥猪技术研究进展”和“猪肉品质评价方法研究进展”的汇报。与会人员对全株玉米在生猪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尤其在改善肉质、提高经济性、减排环保和机体免疫力改善等方面展开了讨论,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和推广的具体措施。
据了解,全株玉米饲喂生长育肥猪技术研究是杨在宾和杨维仁教授团队的重点研究任务之一,目前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团队成员已经制定出了成熟的全株玉米发酵保鲜技术,并多次开展全株玉米饲喂三元生长育肥猪的生产试验和屠宰试验,认为用发酵保鲜全株玉米30-50%等量替代日粮,在维持相同生长速度和出栏体重前提下,使屠宰率提高2.5%至3.0%,胴体瘦肉率提高3.2%至6.5%;眼肌面积提高3.6%至4.5%,背膘厚度减少9.6%至11.3%,经济效益提高12.5%至16.3%;每头商品猪增加50至90元收益。技术成果提出的全株青绿玉米饲喂三元杂交猪改变了全株玉米只用作青贮喂牛羊的观念,为国家粮改饲政策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