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4日下午3时在北校区学实楼601报告厅,植物保护学院讲座教授、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终身教授的吕士恩老师以“Characterization of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of Bacteria for Biopesticide Development”为题为植保学院教师和研究生做了一场精彩报告。
吕士恩教授以大家所熟知的转Bt基因棉花和转基因大豆作为例子揭开了鉴定生防细菌,发现相关细菌基因及产物的必要性。向大家介绍了自己实验室通过转座子突变技术筛选生防菌中的关键基因,成功获得了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Occidifungin,目前正将该成果向人类疾病和作物病害防控转化。吕士恩教授还同大家分享了科研过程中的心得、经验,以及很多关于国外研究趋势的信息。
吕士恩教授的报告内容详实、丰富,使得报告精彩、有趣,老师和同学们都将获益匪浅。报告结束后,吕士恩教授对师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吕士恩教授还建议研究成果应最终落实到实践,取得坚实的田间数据,通过与公司结合将研究成果尽快转化。吕士恩教授的报告将对我院教师和研究生具有积极的启发效果。报告会取得了圆满成功。
吕士恩教授,1984年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于98年初赴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现任山东农业大学讲座教授和密西西比州立大学终身教授,主要从事植物细菌病害治理与有益细菌利用方面的研究,先后在《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Pest Management Science》、《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5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