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视点

 

挂着笑容,抱着篮球,这是他接受采访时,给学生记者的第一印象。如果不是采访前对他有所了解,丝毫看不出他与普通学生有什么区别。可就是这个朴实的男生不久将会带着一身的荣誉,拿着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提供的全额奖学金奔赴美国开始他的研究生生涯。

平凡的人生都是相似的,不平凡的人生各有各的不同。“工作认真,学习刻苦,阳光向上。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这是农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淮钟老师对他的评价。这个让人心生羡慕的男生就是农学院2008级种子科学与工程二班的董红旭。

﹥董红旭的大学之路

学习很简单

获得国家奖学金、一等奖学金、“金正大”企业奖学金等一列奖项的董红旭其实是一个很“接地气”的人。“刚进大学时,我和大家都一样,对各种各样的社团充满好奇,对学习也没有投入全部精力,而且我第一学期的成绩并不是很拔尖。”他接着说道:“学习关键是提高效率,平时上课时认真对待每一堂课,提前复习,并制定详细的计划,取的好成绩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高效率是他学习的首要秘诀。大二是他活动最多的一年,作为学生会副主席、艺术团团长、新生工作部成员,学院里一些大型活动的组织、策划、总结占用了他很多的学习时间。“作为学院第七届健身操训练负责人的那段时间,每天早起晚归,腰酸背痛不说,训练期间夹杂着期中考试,让人感到很痛苦”, 董红旭说,“但我就是这种人,一旦开始做一件事,不管过程多艰难,我一定会坚持到底!”在以后的GRE、托福考试中,这种坚持也给了他很大的动力。

说到出国,董红旭“噗嗤”一声笑了。他说他并非像同学们所猜测的“从大一开始就抱定出国的信念”一样,出国的想法是在表亲出国后才有的,“不过当时一点也不自信,觉得出国是一件很遥远的事。”大一时他尽情享受了他的大学生活,没做任何的准备,大二暑假时出国的念头又再一次冒了出来,可是开学之后一想到将来的漫漫长路他又开始犹豫了。幸亏当时种晓蔚老师一句“你不试怎么知道自己不行?拿出你的博弈精神!”才让他下决心准备出国。他现在对种晓蔚老师充满感激,他说要不是种老师,现在的他可能还出不了国。

考研路上,他也有过茫然,因为之前农学院很少有出国的学长学姐,没有人可以咨询,他就盲目的买了好多书,依靠互联网上的留学信息,在老师的帮助下,一路上摸爬滚打,跌跌撞撞的往前走。

虽然确定了出国目标,但为了做好万全准备,他还是准备了中科院的研究生考试。接下来的大三,董红旭基本都奉献给了GRE和考研事业。“冬天在图信楼座椅区背单词,夏天在综合楼前小树林里背,后来每天上午在宿舍做GRE模考,下午去S412准备考研。我通常都给自己一个确切的目标,包括一个小时要看几页化学课本,要背多少页单词等。”他还这样说,“我不想大家将我‘神’化,其实付出与收获成正比,我付出的多,所以我收获的也相对多一点。如果说我有什么秘诀,我觉得就是的高效率与心无旁骛的投入,还有我的记忆力也是比较好的。其实我们大家都一样,只要大家踏踏实实、一步一步的走,其实这些都挺简单的!”最后他以GRE1300分,托福100分,顺利获得出国资格,同时他也通过了中科院的录取分数线,他的付出有了结果。

实践很有趣

做事认真踏实的董红旭同时还是个十分注重实践的人,他利用暑假时间参加了《农业展览对山东省农业经济的推动作用》实践活动,走访了寿光、菏泽、烟台等地的农业展览及代表农业作物,完成了很多优秀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搞研究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件很枯燥乏味的事情,尤其是在烈日当头面对遍地的小麦、玉米的时候。“大二整个暑假,我和几个同学就在试验站里,帮老师数种子、测水分、称重,虽都是一些简单的工作,一旦你把它当作自己的一项事业来经营,你就会感觉很有趣。”董红旭在实验室认真、踏实、肯吃苦的工作态度给他的导师孔令让教授老师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后来孔令让老师为他写了一封长长的推荐信。

“实验室确实是一个锻炼人的环境,高度精密的仪器,学长学姐的耐心指导,使我进步了很多。”董红旭不以自己是本科生为借口逃避深入研究,而是本着严谨治学、知行合一的态度参与探索。他将目标、兴趣融入大学生活,从而保持着饱满的求知热情和创造力使自己在实践中一步步成长。经过不懈努力,他大三时,在田纪春教授的指导下于《Journal of Cereal Science》发表了论文——《Effect of Particle Size and Addition Level of Wheat Bran on Quality of Dry White Chinese Noodles》。

﹥他人评价

不似书呆子反似典型的活跃分子

在看了他取得的那么多成绩后,很多人会自然而然的涌现出这样的想法:又是一个废寝忘食的典型书呆子!其实不然。

“他绝对是个活跃分子,能学、能画、能打也能跳。”舍友王立国评价董红旭。“学习认真、耐得住寂寞是他最大的特点,而且作为班长,他性格不错,会尊重我们,是一个很好的Leader”,李洪超补充道。班级工作的搭档团支书姜培告诉学生记者:“他是我们班的粘合剂,经常组织我们班同学郊游,使班级凝聚力大大增加。”

其实这个蕴含绘画天赋、酷爱打篮球的健身操健将与我们并没有什么不同,喜欢与人聊天,酷爱篮球、NBA,只是他更善于利用时间,把握效率罢了

﹥关于将来

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

8月11日,董红旭将离开泰安飞往魂牵梦萦的大洋彼岸,谈到将来的打算,本以为他会宏谈阔论一番,没想到他却调皮的说了一句“没打算!”

其实从董红旭说话的字里行间我们能够看出他是一个踏实的“行动派”,不喜欢每天将理想、目标挂在嘴边,他说,有目标是一件好事,但是接下来踏踏实实做事更为重要,与其每天大谈未来,不如利用这些时间做好手边的事。在他备考GRE的过程中,他从未想过丢下专业的学习,他依旧按时上课,积极去实验室帮老师做实验。他不会因为GRE就将今天不想完成的事“留到以后去做”。他把“此时此刻”当做最重要的时间,他说只有忠实于眼前的任务,才能忠实于接下来的任务。

董红旭还告诉记者,目前他正在准备有关毕业论文和答辩的事宜,有关研究生生活他并没有做太多打算,他唯一的打算就是顺其自然一步一步的走。用哲学家维特根斯坦 “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这句话形容董红旭再合适不过。

最后董红旭这样总结他的大学生活:不要把事情夸大化,一步一步走下去,做好手边的每一件小事,然后这些小事堆积在一起,就构成了你将来的高度。

董红旭的研究方向是高尔夫草坪育种以及生物能源草方面。这个领域目前在国内尚属新鲜事物,相比较小麦、大豆而言,这个方向更有活力与挑战,“我喜欢挑战!”董红旭一脸自信的说。

快要离开了,董红旭心里最割舍不下的其实还是对家的那份拳拳之情。“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越来越理解父母,对他们的感激与眷恋也越来越厚重!”在大学,虽然不在父母身边,但总是会有种依恋让自己感觉离他们并不远;然而一旦出国后,与家隔了一个太平洋的距离,心里的依靠也远了,但是我们相信自立自强的董红旭还是会一如既往的微笑着,踏踏实实走好将来的每一步。

董红旭怀揣着梦想走出了一段精彩的大学路,他的成长道路和精神风范,对广大同学有着很强的启示意义,他成功的事迹足以引领我们刻苦学习,教导我们珍惜大学四年的美好时光,以青春之犁,耕耘梦想。

 
文章来源:农学院团委 大学生通讯社
文章作者:李涛 王佳兴 范秀丽 刘兆新
责任编辑:李波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岱宗大街61号 邮编:271018
邮箱:webmaster@sdau.edu.cn

新浪微博

微信官微

Copyright © 2008-2021 NEWS.SDAU.EDU.CN
鲁ICP备05002369号 版权所有@山东农业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