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季全新的九月。毕业季的温情与不舍还在心头留有余温,开学季的热闹与活力又开始诠释别样的风景。又是一茬一张白纸的新生,又一季成长在农大被见证。
开学初的班主任助理招募,尽管热情高涨,却仍怀有一丝的顾虑。大三的生活依旧忙碌,学习的重要地位日渐凸显,将会占用大量时间的班助工作似乎是可望不可及的。权衡之余,志愿者的奉献精神改变了我的想法。
源于心中对新生美好未来的深切期盼,源于肩上沉甸甸的班助的责任感,我愿为他们的成长付出所有的努力。怀揣志愿者精神和班助工作的计划,过关斩将,我终于如愿成为一名13级班主任助理。
重回东校,以新生的视角体会他们的感受,以老生的经历引导他们的方向,我用行动肩扛班助的责任,用心灵见证他们的成长。
付出最快乐
是否还记得报道的那天,帮你搬行李的大力士学长?是否还记得开学第一天,大家略含羞涩的自我介绍?独自离家的第一个夜晚,你是否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在新生到来前的那几个夜晚,手捧花名册记他们的名字就成了我最爱干的事。为每一个名字勾勒一张面孔,想象着他们的故事,猜测着他们大学的梦想,就这样甜甜地进入梦乡。
新生交流会是新生们第一次正式见面的机会,来自五湖四海的他们见到了即将共度四年美好时光的兄弟姐妹们。引导他们畅所欲言,趁机给他们展示才艺的机会,小高潮一个接一个感染着每一位新同学,也在不知不觉中拉近了大家的距离。
沟通联系班主任,利用午休时间制作表格,仔细熟悉每位新生的基本情况,每天跨校区来回跑,忙到只能利用路上的时间吃饭——开学前两周的生活如此忙碌而充实。
带领新生熟悉校园,组织新生参加学校活动,那段时间清点人数成为一种习惯。挤时间去宿舍探望新生,听他们聊聊军训中的苦与乐、早起占座的奔波、宿舍活宝的欢乐,帮他们解答各种疑问,鼓励他们为理想拼搏——和新生面对面交流的日子如此难忘而快乐。
责任与担当
大学伊始,感受到他们的憧憬与抱负,也想象得出他们此刻的迷茫与困惑,以小老师的身份指点迷津,站在朋友的位置贴心帮助,在责任与担当中,实现自我。
军训开幕式集结完毕,忙碌半个上午的我本可退场,可身为班助的责任感让我坚持到最后。回想起两年前的今天,在沸腾的军训口号中,烈日下久站军姿的我眼前一黑就倒下了,是班助第一时间出现在我的身旁!而现在,相同的场景,换了身份,我也像我的班助一样,一直守候,为每一种可能性备战。事实证明,他们每个人都很出色,包括随后在军训中的表现,无论是烈日骄阳还是细雨蒙蒙,都按时出操,服从教官指挥,强健自身体魄,以青春的姿态飞扬激情。
团委、班委的选举对一个班集体的建设相当重要。为此,选举前我悉心准备,与班主任联系沟通,召开班会征求意见。确定团委、班委推选方案,提前安排选举内容,将细节一一说明。选举那天,感受着选举的热情,看着他们优秀的表现,选举按方案有序地开展,也妥善地处理“票数相同”、职位选择等临时问题。在他们任职的热情中,我结合自身经历向他们传授经验。作为学生干部,任重道远,要将热情幻化为力量,形成一股班级凝聚力,创造整个班集体的精彩。从他们自信满满的微笑中,我看到了希望与追求。
新的环境,新的生活,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那段日子里,手机24小时开机,我最常做的的事是查阅手机信息,习惯隐身的QQ也开始时常闪动,方向感不强的我也开始给他们东西南北地指路。花几个小时长聊,帮助外省的学生缓解饮食、语言、心理适应等问题;一次次地群发短信,通知各种事务或者帮哪个粗心的“孩子”找回丢失的东西;不分白天晚上去东校探班,只因作为学长学姐的担当!
青春的接力
感受新生的经历,就像重走自己的青春。体验过青春的疯狂,感受过探索的美妙,更深知成败的苦乐,大三的我们多了一份成熟与坦然。面对未来毫不恐惧,拥有舍我其谁的霸气,充满奋斗的激情,大一的他们理应得到最美的祝福。无论是新生的意气风发,还是老生的埋头苦干,都是青春最自然的表达。正是源于这种变化,我们看到了成长的力量,开始了青春的接力。
有人说,千禧年之后最“酷”的大学生,他们热衷于各种非政府组织的活动、议论New York Times网络版上关于中国经济的评论文章、在“雕刻时光”或“星巴克”里计划下次境外背包游的路线、在心里清楚地比较哪个咨询公司或者投资银行提供的海外培训计划更加诱人。现在的自己远远做不到这些,却因着新生的期待而更加努力,渴望为新生做出榜样。
此刻的新生们同在一个起跑线上,身为班助的自己发自内心为他们每一个加油。我希望看到他们很有计划地去寻找机会,去付出努力,去利用资源,并通过自觉的训练,最终培养出过人的鉴别力、方向感和眼界。我甚至希望他们经历必要的挫折和失败,靠着自己的毅力和勇气再次出发,最终收获成功的喜悦。因为经历过同样的生活,更明白此刻的他们面临着什么。最美的祝福,最真挚的帮助,我祈祷他们每一个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