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教室中“关门狂人”一随手,“砰砰”声响惹得全体同学惊回首;君不见,自习室中“晃腿君”一“运动”,桌面频振闹得同桌四人俱“心痛”……长此以往,笔者不禁要问,自习室的天下会安宁吗?
教室、自习室,作为我们大学生的第二个重要“根据地”,其环境是否安静舒心、学习氛围是否浓厚关乎着每一个同学的切身利益。
而正如本文开头所提到的,自习室表面的安静不代表着真正的安静。不仅仅有“关门狂人”、“运动达人”,还有自习室里的“音乐爱好者”,他们带着耳机,却不由自主的哼出歌声;“零食爱好者”旁若无人的在自习室啃着零食,咔嚓咔嚓;有同学还反映,挪动椅子的声音尤其让人受不了……
绝大多数同学在上课或者上自习的时候都碰到过这种情况,各种声音不胜其烦。“本来好好地上着自习,旁边突然来一这号人,专门制造各种声音,尤其是对于我这种神经脆弱的人来说,别说学习了,就是一种折磨。”13级生物科学专业的杨姓同学说。诚然,上文各种“君”的行为,或多或少影响了周围的同学,甚至给别人留下了自习室后遗症。很多同学都表示,如果遭遇这种情况,就会果断换教室。“噪音”的伤害可见一斑。同时,对于学校来讲,一些人随手的行为也造成了公物被破坏的后果,比如说,随手一关门,特别是在风大的时候,许多门把手被撞坏;随意晃动、挪动椅子,让很多椅子都“受了伤”…… 公共资源的损坏,带来的是对学习效率的影响,也是对其他同学的不公平。
一些同学认为,这些细小的行为算不了什么,但是越是在细小的行为中越能反映一个人的品质。还记得中国游客在外国旅游时看到的中文警示牌吧,随手丢垃圾这一小行为,却成了外国人看中国人的放大镜。在鄙视那些丢了国人脸的同胞们的时候,你又有没有检视一下子自己的行为呢?你又能不能不丢中国人的脸呢?往小里讲,对于不认识你却有可能对你有很大影响的人,你的细小行为有可能决定着你的命运,比如说在现今应聘的时候。一把笤帚、一堆垃圾,都有可能是你的试金石,而转化的能量则就是你于细微处的选择。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抱怨找不到工作,抱怨生活不如意,而这与大学生平日里的不屑一顾有着莫大的关系。忽视细节,忽略平凡却又挺拔的爱,所以失去了很多,看到的世界也就小了很多。做一个完整的人,以完整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关注细节,收获的则是不一样的人生。
于细微处感悟生活之美,于文明间体味生活之乐,给未来一个更广阔从容的空间,给你我他一个更值得回忆的曾经与现在,是我们目下最应当做的事……
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高不可攀、不是遥不可及、不是虚不可触,而是就在这些细节之中、细微之处、细小之内。细节很简单,细节做实了、做好了、做久了就是不简单。
文章来源:生科学院团委
文章作者:李平 刘清华 邢媛媛 彭静
责任编辑: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