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习惯性地早早起来,刷牙洗脸吃饭,机械性的重复着往日的动作,一天的生活又要开始。来到南食堂,偶然间发现门口的一位阿姨在卖粽子,这时我脑中才有一个概念:今天是端午节。我有意的在食堂门口停了一会,观察了一下被鲜绿的粽叶和一圈圈的白线包成的不规则正四面体粽子,天下的粽子好像都一个样,它并不能吸引我多大兴趣。
上午闲来无事,自在的看着闲书,不知怎的,“端午节”、“粽子”等词汇不间断的冲入我的脑海,把故乡端午的往事勾起来。犹记得我吃的第一个粽子,是母亲亲手包的,是带有红枣的糯米团,入口的感觉是很黏很甜,反正并不能吊起人的胃口,也不能增加对它的食欲,这也导致了我对粽子总有一种不好的感觉。可是我总是又渴望着每一年的端午节,虽然在故乡没有赛龙舟、祭奠屈原大典等令人兴奋的事,就连那“奢侈”的雄黄酒也从未见过,但端午一天的放假足以成为令人期待的理由。在记忆的端午节里,和儿时的小伙伴们沿着宽广的大马路不停歇的向前狂奔,或是找一个枝繁叶茂的小树林,席地而坐,互相侃大山,聊政治、聊军事,谈论各种稀奇古怪的事,毫无顾忌的设想着某一部电视剧的情节应该如何发展,纵情的卖弄着自己,好像各个都是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的旷世奇才一般,身边的人也总是乐于去听你谈论,就像诸子百家论道一番,自圆其说,你来我往,一说一笑,端午一天的快乐时光就这样过去了。
可是现在,将近二十的人了,没有人会花费一天的时间听我的侃大山,如果再毫无顾忌的沿着马路狂奔,别人肯定会笑我有问题。在大学里的第一个端午节,注定要无聊的度过。中午在食堂吃饭的时候,偶然发现前面的餐桌上有片片的粽叶,鲜绿鲜绿的表面还剩着几粒白白的糯米粒,还有几颗未被吃完的红枣,或许它也像母亲包的粽子一样,很黏很甜吧。
中午回到宿舍午休,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又吃到了母亲包的很黏很甜的粽子,又回到了故乡,在夕阳下的奔跑中,又是往昔端午的味道。
文章来源:食科学院团委
文章作者:张安涛 董亮亮 路怀金 许腾
责任编辑: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