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视点

 

    据一项权威调查显示,高校专业课逃课率在20%左右,基础课逃课率在25%以上,至于哲学等公共课则高达50%。面对如此普遍的逃课现象,一些高校实行打卡上课、起早加分等考勤办法,有的高校也采取了指纹确认法、蓝牙点名法、短信点名法等措施,但是五花八门的考勤办法,还是未能解决高校居高不下的逃课率。
    大学,一个开阔自由的学习空间,但却也是懒惰随意滋生的土壤。自觉性太差,自由度太高,随意性太强,几乎已经成为一部分大学生的通病。有些人提倡上课皆自由,他们认为,那些没有兴趣的课或者对自己较没有意义的课程,就不该去听,他们需要有自主的时间来规划空间,那点名无疑是对其的桎梏;还有人认为点名降低了学习效率,对那些无心上课的人,点名未必能让他来,来了也不会认真听讲,搞不好还扰乱课堂秩序。这些人的话有一定的道理,但点名也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就目前高校管理制度来看,点名是对课堂秩序、学生学习有帮助的。我们都说教育管理,管理的目的是养成良好习惯,最终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但从实践来看,学生的自觉性远达不到自我管理的程度。
    虽然对于点名问题很多人的观点不同,但相关调查显示,上课点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出勤人数,同时提高学生对于课程的重视程度。那些所谓的翘掉一些无用的课去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这种可能性究竟有多大?我们为社团翘掉的课才有几节?相反,我们睡觉睡过的有几节?我们又为玩游戏翘掉的有几节?真正反对点名的理由是想去干有意义的事还是只想睡个懒觉?或许我们该适时地反思一下自己,或许大学的课并不是每一节都能收获现在你想要的,但是我们所学的每一种知识,我们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思考,都能在以后的人生路上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当然点名也并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来上课,关键还得靠自觉性。我们是大学生,做什么事情都得认真考虑,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如果我们多在适应课堂等多个方面做出一点努力,是不是会比排斥点名,会不会能收获更多?学习是我们自己的事,点名也无法捆住我们的脚和心,只有自己能管得住自己,所以不管点名来与不来,我们都要留在课堂,不离不弃。

 
文章来源:生科学院团委
文章作者:李平 王月甜 贺祯媚 刘一澎
责任编辑:王利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岱宗大街61号 邮编:271018
邮箱:webmaster@sdau.edu.cn

新浪微博

微信官微

Copyright © 2008-2021 NEWS.SDAU.EDU.CN
鲁ICP备05002369号 版权所有@山东农业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