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晚6点,笔者在南校区失物招领处注意到一大群学生集聚荧屏周围,默默注视,屏幕上出现一张张黑白图片——南京大屠杀记录照。
1937年12月13日,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华民国首都南京进行大规模屠杀、强奸以及纵火、抢劫等罪恶事件,犯下不可饶恕的反人类罪行。在大屠杀中,有30万以上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南京城被日军大肆纵火和抢劫,致使南京城被毁三分之一,财产损失不计其数。至今,中国人民将这段屈辱历史铭记于心,不忘国耻,在居安思危、振兴中华的同时,构建双方和平外交关系,促进两国共同发展,追求世界和平。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并于同年开设“国家公祭网”。中国以此形式促使人类历史记忆长久保持“唤醒状态”,让中国人民、世界人民共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一起维护世界和平及正义良知,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农大学子紧随国人脚步,不忘国耻,以自己的方式纪念南京大屠杀中死去的人们。
作为当下大学生的我们,在跟随屏幕照片一起回忆历史时,都禁不住沉思,一起为那些在大屠杀中死去的同胞默哀。“我们应该牢记历史教训——落后就要挨打,12月13日长存于心。”一位来自2012级农学三班的观看者如是说道。
文章来源:园艺学院团委
文章作者:邹磊 王燕杰 张婷婷 吴雪莲
责任编辑: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