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视点

 
    国际、国内、军事、教育、体育、娱乐……随便打开一个新闻网站,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这些新闻模块的标注词。于是,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充斥着娱乐圈明星的分分合合,一个男人怎样折磨虐待自己的妻儿,某女人如何杀人入狱之后变身才女……诚然,多了解一些时政与社会发展的动态固然重要,但是,像这种明显靠“噱头”赚取关注量的速食阅读,以“炒作”提高知名度的事件,我们真的有必要去孰知,值得浪费时间去浏览吗?
    现今的我们消息灵通,但真正知道的很少,而用心思考过后存留在心中的又有多少呢?中新网、凤凰网、路透社等等,太多的渠道让我们逐渐依赖这种途径,从而忽视了自己视野的主动选择、眼界的积极开阔。貌似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中,我们有太多新奇的新闻,太多洗脑的评论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进行交流,但这种速食性的阅读究竟能给社会带来多大的进步、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与思考呢?
    曾经有一位学者做过一次亲身试验,整整三年,他拒绝接受各种新闻信息,退订了所有报纸和期刊,有意识的不浏览所有跟新闻有关的事情。三年后,他发现自己的思维变得清晰、见识更加深远、决定更加理智。而这三年之中,他从未错过什么重要的新闻,因为他的朋友、他的同事会在平常的交流中将过滤好的新闻传达给他。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现今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就是用骇人听闻的消息、图文并茂的爆点说出所谓的“事实”,吸引观众和读者的眼球,而且我们被动接受的这些新闻大多与我们自身无关,说白了更像是一种浪费时间和新奇消费。所以,以“哪种方式选择新闻?选择怎样的新闻?”确实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好好思考的问题。
    相反,现今的经典文学、国学教育等因内容高深、理解抽象等原因发展缓慢,复兴文学作为提升国民思想素质的基本前提显得尤为重要。确实,阅读新闻比阅读经典更大众、更快捷、更前卫,但新闻的注重实效又不可避免的与辨别真假、优中选优相冲突,以至于我们在阅读新闻的过程中往往会被撰稿人的观点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的对事件的判断,久而久之便丧失掉自己独立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笔者呼吁大家,多读一些历史见证过的文学、国学作品吧,一方面可以提升自己内涵与深度,另一方面在应对一大波“新闻”袭来时,也可以从容淡定,为我所用。
 
文章来源:经管学院
文章作者:贾偌 张雨 鞠萍
责任编辑: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岱宗大街61号 邮编:271018
邮箱:webmaster@sdau.edu.cn

新浪微博

微信官微

Copyright © 2008-2021 NEWS.SDAU.EDU.CN
鲁ICP备05002369号 版权所有@山东农业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