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新网报道,12月24日,湖南一高校学生身着汉服来到长沙太平街的圣诞活动现场,手举“抵制圣诞节”等标语,呼吁市民回归中国传统节日,理性过节。
近几年,平安夜,圣诞节的气氛越来越浓烈,特别是在大学生这一群体中,已经成为每年最重要的全民狂欢节,它带给人们的欢愉甚至超过春节、元宵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引来一片抵制外来节日的强烈呼声。今年的平安夜,当山农在内的各高校学子沉浸于平安夜的各种狂欢时,西北一高校强制学生平安夜看孔子宣传片,并且封校禁止学生外出过平安夜,更有网友爆料,教室门口有老师把守,谁过圣诞处分谁。无独有偶,浙江温州市教育局也发文要求各学校“不在校园内举行任何与圣诞有关的活动”。这不仅引起了学生的争议,也在网上引起激烈争论……然而,抵制外来节日与回归传统节日真的等同吗?很多时候,我们混淆了这两个概念。诚然,外来节日的盛行或多或少会引起传统节日的衰微。但用这样的方式唤醒大众,以此来呼唤传统文化的回归,不仅极不明智,效果适得其反,更说明了传统节日内在文化和底蕴的缺失。洋节缘何在国内如此盛行?其实,并非是崇洋媚外或者是宗教信仰,根据中国当前任何节日都能过成购物狂欢节和情人节的现状来看,我们推崇这些节日,追求的是紧张繁忙生活中的压力释放,借一个契机和一个氛围来感受生活中的温馨与真情。更何况,文化是没有国界的,文化软实力也绝不是靠排除异己、自我封闭增强的。坦然大气的情怀,海纳百川的肚量,或许能给传统节日增添更迷人的色彩。
“与其排斥洋节,不如赋予传统节日以新内涵。”笔者认为,只有给予传统节日以崭新内涵和鲜明的时代气息,才能让它作为文化的载体永葆生命力,至于高校抵制圣诞节此类的举动实在多余。关于传统节日和外来节日的冲突,你怎么看?
文章来源:园艺学院团委
文章作者:邹磊 王燕杰 闫一皓
责任编辑: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