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视点

 

走进2015年农林水类毕业生就业市场,右手边的一排地图和红色横幅便吸引住目光,不同于别的公司只有几张桌子和一份简介,他们对于会场的布置显得格外用心。而奇怪的是,走上前咨询的人却是寥寥,不少学生往往仅粗略扫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几个字便匆匆走开。

据了解,今年新疆建设兵团计划招收5000多名非新疆籍应届毕业生,涉及农林、城建、医疗、工业、师范、经济等数十个专业大类,给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并且他们提供的工作岗位大多属于大型的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待遇优厚,也就是人们口中俗称的“金饭碗”,更有非新疆生受聘工作满三年发放补贴的优厚政策。“我们那里真的挺好的,我们来招聘的都是大型企事业单位,但你们的学生不了解我们,也不想了解我们,总以为我们那里很远,条件艰苦,其实不是这样的,坐飞机去三四个小时也就到了。”十二师的负责人这样向我们解释道。

围着就业市场走了一圈,所有的摊位面前都围满了咨询的学生,但这些公司都只是招特定专业的少量学生,待遇也不如兵团提供的优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待遇好的工作几乎没人应聘的情况呢?

自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中国大学毕业生数量从2003年的280万增长至2014年的727万左右,年均增长约9.1%,拥有大专以上学历劳动力的需求供给比从2006年的1.05下降到2012年的0.9,每年毕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但工作机会却满足不了这日益增长的需求,“大学生毕业即失业”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究其原因,这里无疑也存在大学生自己的责任。不愿意去偏远的地方,只想在自己的家乡找;不愿去贫困的地方,只想挤进北上广;不愿干“脏累”的活,只想坐在办公室里;不愿去辛苦创业的小公司,只想进待遇优厚的大企业。这样的就业观何尝不是导致我们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不要因为狭隘的就业观念,错失良好的就业机会。要想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要学会从专业领域跳脱出来,着眼全局分析自身,真正实现个人价值、成就美好未来。

 
文章来源:农学院团委
文章作者:韩菡 唐小涵 李怡
责任编辑:刘群英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岱宗大街61号 邮编:271018
邮箱:webmaster@sdau.edu.cn

新浪微博

微信官微

Copyright © 2008-2021 NEWS.SDAU.EDU.CN
鲁ICP备05002369号 版权所有@山东农业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