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

 

    1月4日晚7点,食科学院在校本部9号教学楼学术报告厅举办了本学期最后一次研究生学术交流报告。硕士研究生刘雪、郝晓然、赵蒙和齐晓艳分别做了题为“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银杏叶中15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大蒜绿变过程关键酶活性变化及调控机理”、“增强剂CMC对挤压流延法制备淀粉膜性能的影响”和“新型干法工艺制备阳离子淀粉的研究”的学术报告。硕士生导师、学校“1512”工程2层人才李大鹏教授及食科学院全体研究生参加了本次学术交流活动。

    银杏树是我国古老的树种之一,其叶、果实、种子均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刘雪利用固相萃取技术,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建立了银杏叶中的15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灵敏度高、净化效果好,可满足银杏叶中常用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检验工作需要。大蒜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刺激性气味,可食用或供调味,亦可入药。郝晓然通过对大蒜三羧酸循环及氨基酮戊酸脱水酶的调控作用的研究,从本质上阐明了大蒜绿色素的生物合成途径,为大蒜绿变的机理及生产上控制绿变的发生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淀粉是一种多糖,可分为直链淀粉(糖淀粉)和支链淀粉(胶淀粉)。赵蒙在淀粉膜制备过程中加入增强剂,从而使淀粉膜的结构更加均匀、致密,并提高了膜的强度。干法制备淀粉工艺以其几乎不用水、收率高、无污染等诸多的优势,成为目前公认的最有前途的变性淀粉生产方法。齐晓艳采用经过改装的挤压反应器作为干法反应装置,以玉米淀粉为原料,以3-氯-2-羟丙基氯化铵(CTA)为醚化剂制备阳离子淀粉。结果表明,采用改进后的挤压反应器制备阳离子淀粉是一种高效、连续、节能的新型干法工艺。

    食科学院自主选题、自主策划、自主主持、自主报告、自由互动的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形式,自开展以来就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学术交流活动不仅激发了广大研究生高涨的科技创新热情,倡导了学术民主与学术争鸣,而且积极贯彻了从文化层面办大学的理念,创造了更加宽松、浓厚、和谐的学术氛围。

 
文章来源:食科学院研究生会
文章作者:王新春 王梦颖 王文涛
责任编辑:于新慧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岱宗大街61号 邮编:271018
邮箱:webmaster@sdau.edu.cn

新浪微博

微信官微

Copyright © 2008-2021 NEWS.SDAU.EDU.CN
鲁ICP备05002369号 版权所有@山东农业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