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晚7点,食科学院在校本部9号楼学术报告厅举办研究生学术成果交流活动。本次活动由硕士研究生裴厚宝、刘偲琪和李盼盼分别作了题为“前处理条件对黑蒜加工及其品质的影响研究”、“蚕蛹活性肽的制备以及功能活性的研究”和“小麦麦芽及糖化过程中蛋白酶的研究”的学术交流报告,硕士生导师、学校“1512”工程2层人才李大鹏教授,食科学院全体研究生参加了本次学术交流活动,掀起了研究生学术成果交流活动的高潮。
黑蒜是用新鲜生蒜发酵而成的食品,其含有较高的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抗酸化的功效,特别适合三高人群和癌症患者。裴厚宝汇报了对新鲜大蒜进行不同前处理的工艺,研究了黑蒜褐变后其物质成分的变化,并对黑蒜进行功能性评价,为进一步开发黑蒜系列产品,促进大蒜深加工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蚕蛹是一种优质的蛋白源,我国每年可产鲜蚕蛹五十万吨以上,而国内蚕蛹深加工技术及蚕蛹蛋白生产技术水平较低,充分利用我国现有丰富廉价的蚕蛹资源,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刘偲琪采用用单酶和复合酶对蚕蛹脱脂粉进行酶解,采用响应面对酶解工艺进行优化、活性炭对酶解产物进行脱色,并采用正交实验对脱色工艺进行优化。
李盼盼讲述了不同蛋白质溶解度对小麦麦芽蛋白质组分及降解酶的影响,发现小麦芽库值(蛋白质溶解度)与小麦芽水分、色度等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其中库值与浊度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有效酸度存在极显著负相关。
研究生创新教育是培养自主创新人才,推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渠道。食科学院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以造就富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宗旨,为研究生学术创新提供支持、创造条件、营造氛围,引导研究生深入广泛探究学术创新思维和成果。
文章来源:食科学院研究生会
文章作者:王新春 高歌 王文涛
责任编辑:邵化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