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晚,第一学术报告厅座无虚席,生科学院院长郑成超顶着夏日高温,用了一个小时简明形象的演讲打动了在座的全体同学,与同学分享做人做学问的态度,揭示了生命科学的广阔前景。
郑院长谈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应该包括做人、做学问、知识三个方面,并且强调做人的重要性,“一个知识上有缺陷的人,可以用道德来弥补;但知识却永远弥补不了道德的缺陷”,这样的观点给现场同学以心灵震撼。郑院长真挚的说,做人就要善良、城实、正道、自信与有责任,并用“垃圾桶测验”来反映人性特征,深入浅出的揭示了培养美好心灵的重要性。当谈到做学问的时候,郑院长略带忧虑,对当今社会上的学术造假甚至产品造假现象表以痛恨,他动容地说道:“做学问就必须要诚实,这是最基本的学术道德”。
此外,郑院长还引用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引出创新的重要性,在科学中,创新是它的永远动力。钱学森的博学,霍金的专注,郑院长让我们看到了在做学问背后的努力与十年磨一剑的恒心。并且,在对生命科学的漫谈中,通过三代测序技术的不断革新历程,郑院长带我们进入了神秘的生命科学世界,并看到后基因组时代的广阔前景。
最后,郑院长以:“真诚做人,用心做事;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激励在场同学,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自己的位置上踏实做人,认真做事。在自由提问环节中,各院的5名同学就考研、“博与专”等问题与院长探讨,郑院长都做了耐心的解答。一个多小时的演讲与交流,使同学们走近了这个朴实而专注的院长,会后很多同学都对没能提问问题表示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