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

 
    11月29日晚7点,食科学院在校本部9号教学楼学术报告厅举办研究生学术交流会。硕士研究生高晓东、张甜甜、吴兆喜和李修乐分别做了题为“多种生姜功能成分的联合提取及生姜蛋白酶分子量的确定”、“提高鲜切胡萝卜微生物安全性的研究”、“黄芪白芍协同保护细胞抗氧化成分研究”和“蛋白药物的聚乙二醇定点修饰”的学术交流报告,食科学院硕士生导师、学校“1512”工程2层人才李大鹏教授,食科学院全体研究生积极参加了本次学术交流会。
    生姜是常见的食品香辛料之一。它特有的功能成分能刺激胃肠黏膜,使消化能力增强,并有效地改善因食用寒凉食物所引起的腹胀、腹痛、腹泻、呕吐等。高晓东利用电泳方法确定生姜蛋白酶的分子量,对其进行大量提取;同时同步提取姜辣素、姜黄素和生姜蛋白酶三种有效成分,为实验节约了大量的原材料。
    鲜切蔬菜加工技术是近年国际上发展最快的一种蔬菜加工实用技术,不禁卫生、方便、快捷,还节省了可观的费用和时间。张甜甜采用电子束辐照技术及热激处理的方式处理鲜切胡萝卜,研究其对鲜切胡萝卜上食源性致病菌的灭杀效果及对鲜切胡萝卜营养品质的影响,从而提高其食用的营养性和安全性。
    细胞是体内外抗氧化评价方法的桥梁,是体外抗氧化成分应用于活体的纽带。吴兆喜通过研究黄芪白芍醇提物对过氧化氢引起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来进一步阐明中药的作用机理,对中药的理论研究和实际生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物药物具有生物效应显著、副作用小、剂量小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给药困难、抗原-抗体反应明显、体内循环半衰期短、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李修乐对蛋白质进行了PEG定点修饰,这样既能保护蛋白活性位点,又能延长药物的半衰期,增强药物的稳定性。
食科学院学术交流报告活动是食科学院研究生交流、研讨学术成果的重要窗口,也是营造和谐而热烈的学术氛围的重要手段。学术交流要求研究生始终保持探求真知、勤于思考和善于发现的品质,执着探索未知的领域,敏锐捕捉创新的火花,从而在崇尚学术、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不断学习成长、发展进步。
 
文章来源:食科学院研究生会
文章作者:王新春 刘榕 王梦颖
责任编辑:杨大为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岱宗大街61号 邮编:271018
邮箱:webmaster@sdau.edu.cn

新浪微博

微信官微

Copyright © 2008-2021 NEWS.SDAU.EDU.CN
鲁ICP备05002369号 版权所有@山东农业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