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学期以来,文法学院高度重视学院文化建设,积极贯彻学校文化建设要求,以凸显人文特色为落脚点,从制度文化、学术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四方面入手,真正打造一张走好强院之路的文化标签。
一院一品,以制度文化引领。“无规矩不成方圆”,学院积极探索创新制度文化建设,3月28日,为响应学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号召,文法学院正式出台《文法学院大学生创业工作制度》,让大学生实现自我创业提供了理论性的指导。此外,学院依旧贯彻执行一事一结工作制度,并继续实施《文法学院学团工作制度汇编》等系列工作规范,进一步提高了按规章办事的能力和效率。
包容开放,靠学术文化实现。文法学院多次邀请名家名师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 3月18日上午,学院邀请吉林大学李拥军教授文法学子做了主题为“中国法律传统的现代价值”的学术报告,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学术前沿,进一步增强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度、兴趣感。同时,学院着力于班级文化建设,让学生成为学术的倡导者,积极开展“我对两会有话说”、文化大讲堂等形式新颖的班级活动,以党员搭建桥梁,以模范引领风尚,以榜样发发挥正能量,真正做到“育人为本,学术至上”。
强院之路,用环境文化驱动。文法学院坚持从硬件文化和软件文化双向入手,为文法学子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本学期以来,学院新建的文科实验室正式投入教学使用,使得案例教学、电子政务更加专业、科学,同时学生可以主动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及时学习,及时锻炼,及时反思,进入到高效有序的学习状态。此外,学院积极鼓励班级微博、就业信息网等软件文化的建设,共享信息,联络感情,以一个交流窗口为载体,悉心洞察校园内外时事动态。
育人为本,借行为文化导航。3月28日,学院积极响应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通过召开学生干部会议等途径,号召学院师生开展“光盘行动”,从自身做起,节水、节电,节约粮食,同时积极践行“学雷锋、见行动”活动,文法志愿者们组织发起“美化环境、绿色校园”的倡议,自觉维持校园环境,让崇尚环保成为校园内一道美丽的风景。
文化建设是大学文化发展的推动力,是推进名校强校建设的助力引擎。文法学院坚持“文化兴院、文化立院”,积极推进文化强院建设,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勤俭自强、创新实干等优秀文化成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驱动力,让广大青年学子“青年梦”助推“中国梦”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