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

 
    为积极响应国家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的号召,落实校团委“实践激扬青春志,奋斗成就中国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关要求,按照“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要求,信息学院组建了调研山东、基层宣讲、远程教育、“三农”调查、生态环保等各类实践团队共计9支,深入农村、社区,开展各项志愿服务工作。
    关注农村生态,科技服务生产。“今天是东平的最后一站——东郑庄,天很热,但在村民的积极配合和大家的努力下,顺利的完成了任务,马上就要走了,真有点不舍”7月27日韩大康在微博里这样写道,今年暑假他所带领的6人小组深入东平、宁阳的多个村庄,开展以农村水资源污染及水资源利用现状为主题的调研,走向田间地头实地调查、与村委成员访谈、发放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利用各种方式切实了解农村的水资源利用及保护现状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结合自身所学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把影像文字资料整理制作成PPT与视频进行交流分享,让广大同学了解到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现状,提高广大同学的节水意识。
    青春献身基层,社区志愿服务。信息学院王晓、马君、刘雅铭报名参加了团省委的暑期志愿服务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项目,所在的粥店街道社区服务小组开展了为期20天的社区服务工作,在社区的暑期夏令营中他们带社区的孩子们游桃花裕、爬山、学习游泳、参观面粉厂,形式多样的活动形式受到了社区儿童和家长的欢迎,他们也在服务中收获到了快乐和感动。
    心系社会百态,关注留守儿童。“我们调查的几个村子,大部分家庭都会留母亲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父亲外出务工,农忙或者逢年过节才能团聚。”李山山与我们分享他们小组的调研成果。今年暑假包括他在内的5人小组围绕我省的农村留守儿童祖辈监护与教育问题展开了调查。前期他们在新泰等地集中进行实地调研,并制定了活动模式和时间推进表,之后,他们返回各自家乡所在地分别开展最后集中统计以扩大调研取样的覆盖面,方便对比分析各地不同的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大大提高了调研成果的公信力和参考性。
    结合专业所学,开展文化宣传。来自网络和通信两个专业的同学分别成立科技支农活动小组,在东营市牛庄镇进行计算机、网络知识的讲解,向广大农民讲授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维护、系统安装,在巩固了自身所学的同时普及了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基础知识,以实际行动推动了农业生产信息化发展。
    信息学院注重发挥“第二课堂”的教育引导作用,通过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实践活动,加深在校大学生对“中国梦”的理解,自觉将个人的成长奋斗同实现“中国梦”密切结合起来,践行“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要求。使广大同学在基层一线砥砺品质,在社会大熔炉中锻炼成长,以学习带动实践,以实践促进学习,促进了良好学风院风的形成。
 
文章来源:
文章作者:李华 李帅
责任编辑: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岱宗大街61号 邮编:271018
邮箱:webmaster@sdau.edu.cn

新浪微博

微信官微

Copyright © 2008-2021 NEWS.SDAU.EDU.CN
鲁ICP备05002369号 版权所有@山东农业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