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食科学院在校本部9号教学楼学术报告厅举办了研究生学术交流会。硕士研究生王雪姣、史修娟、刘步云、李广富分别做了题为“甘薯保鲜新技术的研究”、“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检测农药多残留”、“生姜中II相酶诱导子的分离鉴定及其诱导机制研究”、“灵芝多糖酸乳风味物质分析及抗衰老效果”的学术交流报告,食科学院部分教师和全体研究生参加了本次学术交流会。
甘薯是菜粮兼用的重要农产品。我国甘薯收获面积356万公顷,总产量7677.26万吨,分别约占世界总量的43%和75%(FAO,2009)。然而,我国甘薯采后15%的甘薯因贮藏不当而霉烂变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研究甘薯保鲜技术具有重要意义。王雪姣通过比较四个鲜食甘薯的耐贮性以及对愈伤、抑芽、安全有效防腐技术的研究,提高甘薯耐贮性,减少采后腐烂损失,保证甘薯食用品质,解决鲜食甘薯周年供应问题。
电化学传感器以其高灵敏性、高稳定性、高选择性以及简捷、快速、经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农药残留的检测。史修娟综述了纳米材料Fe3O4@rGO和分子印迹MIL@MIP对电化学传感器进行修饰,得到了灵敏度高和对有机磷农药具有选择性的电化学传感器。研究了分子印记传感器对氧乐果和甲胺磷两种有机磷农药的标准曲线以及它们在黄瓜和豆角中的添加回收率。
刘步云利用醌还原酶活性筛选出活性高的生姜品种,并对其Ⅱ相酶诱导子进行分离及鉴定,初步阐明生姜中II相酶诱导机制。通过研究生姜中II相酶诱导活性成分,研究结果为生姜功能药品的开发提供试验依据,为II相酶诱导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
灵芝作为药食同源菌,广泛应用于保健品、化妆品、临床、乳制品等领域中,灵芝多糖是作为灵芝的主要有效成分,在功能乳制品开发中具有极大市场潜力。李广富以灵芝液体发酵提取胞外多糖为保健添加因子,以由植物乳杆菌等混菌发酵的酸奶为载体,制备真菌多糖类功能乳制品,并对其理化品质、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检测,结合D-半乳糖衰老模型验证灵芝多糖和益生菌酸奶在抗衰老效果发挥的协同作用,研制口感酸爽、风味独特、抗衰老效果显著地功能乳制品,为真菌多糖类保健饮品的开发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