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农快讯

 

    11月25日,受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委托,山东省教育厅组织有关专家对山东农业大学承担,食科学院青年教师朱传合副教授主持的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山楂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开发研究》(2009GG10009047)项目进行了鉴定。专家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来自天津科技大学、山东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烟台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7名专家,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审阅了相关资料,并经过质询和讨论评议,一致认为该项目技术路线正确、方案设计严谨、实施方法科学、研究内涵丰富,课题组提供的鉴定资料齐全完整、数据翔实可靠、实践创新深刻、理论创新先进,实现了计划任务书的目标,达到了计划任务书的要求,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该项目组的科研人员经过三年的艰苦协同攻关,研究了高黄铜山楂汁制备工艺,研究了山楂汁的最佳降酸工艺以及筛选酵母降解柠檬酸机理,研究了合适的山楂酒及山楂醋的酿制技术,确定了山楂籽黄酮的提取技术并研究了其抗氧化性活性,确立了山楂渣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技术并研制出山楂膳食纤维制品。

    山楂是起源于我国的特产果树,富含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17种氨基酸以及人类不可缺少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的钙铁含量列各类水果前列。项目组科研人员告诉笔者,山楂因药食两用而著称,具有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抗癌、防癌的作用;具有持久降血压、降胆固醇的作用,对冠状动脉血管有舒张作用。项目组科研人员创造性地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的加工方法相结合,有效解决了山楂酸度过高,碳酸不平衡的问题;研制出的山楂酒、山楂醋以及山楂系列制品,已经被多家企业利用,有效延长了山楂产业链,较好保护了果农种植山楂的积极性。
    据应用该项目科研成果的山东肥城康王河酒业有限公司介绍,仅2012年上半年,公司就生产销售山楂白酒100吨。新增利税300万元,实现利润200万元。使用该项目科研成果的山东万德福酒业集团有限公司于2011年以来,已生产销售山楂白酒、山楂功能性纤维、山楂醋饮等产品1100吨,新增利税660万元,实现利润710万元。该项目科研成果已经并将继续产生经济社会效益。
    该项目主持人食科学院青年教师朱传合高兴地告诉笔者,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每100吨山楂做成酒可实现1976万元的销售收入,其下脚料可再制造活性炭、黄酮和膳食纤维还可增加销售收入130.43万元;小山楂经过精深加工可以变成“金娃娃”、能够创造大效益。
    朱传合表示,该项目鉴定工作虽然结束了,但项目工作组织不能解散、项目深入研究不能搁浅、项目推广应用不能中断;项目组将以鉴定作为新的起点,以更加严谨的态度、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科学的方法、更加创新的思维,继续将项目的精深研究、精细研究不断引向深入,为积极推进文化强校名校建设作出新贡献。

 
文章来源:食科学院
文章作者:田保状
责任编辑:王利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岱宗大街61号 邮编:271018
邮箱:webmaster@sdau.edu.cn

新浪微博

微信官微

Copyright © 2008-2021 NEWS.SDAU.EDU.CN
鲁ICP备05002369号 版权所有@山东农业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