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农学家、教育家余松烈教授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在滕州蹲点三十多年,创新了我国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理论技术,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因此,滕州市级索镇政府拟在余松烈居住和工作过的滕州级索镇旧居原址上修建余松烈小麦科技馆。6月24日下午,由共青团山东农业大学委员会,滕州市级索镇政府,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山东农业大学水利土木工程学院主办,水利土木工程学院建筑系、团委、空间营造学社承办的“院士杯·余松烈小麦科技馆”建筑方案设计竞赛在11号楼水土学院会议室圆满落下帷幕。
土木系主任、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段绪胜,建筑系主任、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王学勇,艺术设计系支部书记逯海勇等六位专家担任评委,对比赛进行现场指导。
此次比赛经历了全校范围内的海选,经过激烈比拼,最终共有八组选手进入了决赛圈。在决赛中,八组选手用PPT一一向现场的评委老师和嘉宾展示了自己的设计方案和设计理念。其中,创意理念新颖独特,思路清晰的白话文写意建筑方案;仿麦浪的大屋顶,极具滕州特色马头墙的徽派建筑方案设计风格深受现场嘉宾和评委老师的青睐。临比赛结束前,建筑系主任、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王学勇对此次比赛进行了点评,他提到,同学们能在紧张的课程学习中挤出时间来参与此次比赛难能可贵,在设计方案上,设计理念、色彩、空间层次与滕州地方特色结合运用的恰到好处,同时也希望,同学们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在日后要加强专业课的学习,多参加科技创新活动,不断的提高自己和完善自己。最终经评委评议,张琮的白话文写意建筑方案脱颖而出,摘得本次设计竞赛的桂冠。聂迪和李德民获得二等奖,张蓓蓓等5人获得三等奖。
据悉,此次设计竞赛是山东农业大学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之一,不仅响应了学校加强学风建设的要求,而且对增强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科技创新精神,强化学生对建筑设计的理解和把握有极大的帮助作用。另外,此次建筑设计竞赛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密切了山东农业大学与滕州市的关系,深化了校市合作,为提高当地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