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副校长张宪省与科技处、农学院、资环学院有关负责人、专家一起,到滨州市无棣县、沾化县及东营市黄河农场,现场考察我校山东小麦玉米周年高产高效生产协同创新中心盐碱地小麦玉米栽培试验示范区的小麦品种和栽培试验进展,调研小麦生长情况。
每到一处,张宪省听取我校有关专家、当地技术与管理人员的介绍,询问了解参试小麦品种表现和种植管理情况,深入田间查看小麦长势,细查穗粒数,估测亩穗数、千粒重,预测亩产量,对我校在盐碱地改造示范基地种植的不同品种小麦进行详细考察。张宪省对山农22、山农1275、山农20、山农7064、山农16等参试小麦品种在盐碱地的生长情况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认为总体表现良好,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张宪省希望有关专家今后加大对抗盐碱小麦品种的选育研究力度,加强对盐碱地小麦栽培管理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并进一步推广应用,为盐碱地改造、“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作出贡献。
张宪省一行还看望了我校渤海粮仓无棣综合试验站的工作人员及研究生,并与无棣县和东营市黄河农场的负责同志就进一步加强校地合作,共同围绕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开展协同创新工作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我校近期将有一批盐碱地改造和综合利用的科技园落户滨州市和东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