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下午,文法学院宋明爽教授在南校区S621教室为2011级行政管理专业同学讲了一堂题为《行人闯红灯及其治理》的案例教学公开课。行政管理系全体教师观摩了教学活动。
公开课伊始,宋明爽就《行人闯红灯及其治理》的案例背景进行分析,为接下来同学们讲述调查案例做铺垫。在公开课前期,同学们分成12个小组就泰安市的行人闯红灯现象进行实地调查和结果分析;在案例讲解环节,各小组代表通过PPT汇报的形式与老师和同学分享本组调查情况,有的小组还录制了精彩视频,更加直观地阐述泰安市行人闯红灯的现象和问题。各小组的调查结果各有特点,精彩纷呈;在接下来的课堂讨论环节中,主讲教师引导同学们分别从“闯红灯表现”、“闯红灯的原因”、“闯红灯的危害”、“案例的理论分析”、“治理闯红灯的政策建议”五方面做了互动式讨论,最终提出了九个方面的政策建议,为更好地解决“中国式过马路”问题提供了借鉴。上述五环节形成了严密的问题认识分析结构体系,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方法和能力。参与观摩的行政管理专业老师也积极参与到同学的讨论中,各抒己见,为同学们提供了更广、更深的思路,赢得阵阵掌声;在总结环节,主讲教师还时刻将这一社会热点问题与学院专业知识相联系,为同学们做详细分析,激发同学们学习的热情。
本次案例教学公开课旨在探讨和实践课堂改革模式。案例教学不是印证式的举例教学,它是教师引领的学生自主探索的教学过程。案例采编、现象陈述、原因分析、理论解释、政策建议完全由学生动手和探讨。从而将传统课堂教学变成师生互动参与的课堂教学。
本次案例教学公开课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通过师生课堂前和课堂上共同设计、实施和参与,让学生由教学中的“局外人”变成“局内人”,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显著地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效果。杜鹃同学课后兴奋地说:“本次课程让我们体验到了不一样的课堂氛围,第一次由学生做课堂主角,激发了我们学习的热情。真希望以后能够多参与这样的课堂。”
据悉,案例教学公开课将在该院教师中逐步推广,课堂授课视频将在精品课程网站上公布,供师生共同探讨、总结、改进和提升,把课堂变成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辨能力人才的主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