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农快讯

 
    6月5日,学校召开第一轮“第一书记”工作总结交流会,听取“第一书记”工作汇报,与东平县、戴庙镇及帮包村的负责人交流工作体会。东平县农业局局长李强、戴庙镇党委书记郭芮带领三个帮包村负责人为学校送来锦旗,感谢学校对“第一书记”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感谢“第一书记”为帮包村发展作出的贡献。学校党委副书记车先礼出席座谈会,组织部部长张然主持会议,有关部门、“第一书记”派出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
    座谈会上,赵祥奎代表第一轮三批9名“第一书记”,从学校重视支持,工作总体思路、内容、成效与收获、认识体会等方面,汇报三年来在三个帮包村开展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郭芮高度评价山东农大三批“第一书记”在东平的工作表现及取得的成绩。他说,今天送回这三位“第一书记”,也意味着山东农大省派“第一书记”完成了在戴庙镇为期三年的帮包工作,心里很是不舍。农大9名“第一书记”克服路途远、条件差等困难,一心扑在工作上,蹲得住、靠得上,为村里发展献计献策。这几年,村两委班子精神状态好了,工作思路更开阔、更清晰,村级管理更加规范;村容村貌大大改善,村集体有了固定收入,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这与山东农大和“第一书记”的帮扶密不可分。希望学校今后继续给戴庙镇支持与指导,欢迎“第一书记”经常回村看看。李强说,山东农大人把研究成果留在农民家,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高质量的人才,这种为民务实、服务三农的情怀让我们很感动,真诚盼望加强校地合作,共同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三个帮包村的村干部一致表示,“第一书记”和村民朝夕相处,真心实意为村里解决问题,实实在在为农民谋出路、办实事,大家伙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谢谢山东农大,谢谢山东农大的“第一书记”。
    车先礼代表学校感谢东平县委、县政府对“第一书记”帮包工作宏观上的指导、政策上的支持和对9名同志严格的管理与精心的培养,感谢戴庙镇委、镇政府对“第一书记”具体的指导帮助、政治上的关心和生活上的关怀,感谢三个村支部、村委和村民的全力支持,充分肯定9名“第一书记”三年来在帮包村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他说,“第一书记”工作是对学校干部能否胜任农村工作的检验,是对学校专家能否做出符合三农发展成果的检验。三年来学校党委一直高度重视,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帮包工作,始终成为“第一书记”的坚强后盾。9名“第一书记”在帮包工作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对他们今后的成长和事业发展至关重要。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强联系,一如既往地给予支持,为东平县、戴庙镇和三个帮包村发展作出贡献。
    据了解,三年来,九位“第一书记”在学校党委的关怀和支持下,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整体意识,努力为帮包村强班子、理路子、出主意、跑资金、争项目,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文化提升。争取各类扶贫项目、行业扶持项目、技术推广项目等,共150余项,累计争取资金、物资达1970余万元,建设特色产业,实现了人均纯收入大幅度增长,达到7860元以上。建立健全村两委工作制度和规范,留下了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我校省派“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被授予“全国社会扶贫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文章来源:山东农大报
文章作者:郭翠华
责任编辑:张铁成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岱宗大街61号 邮编:271018
邮箱:webmaster@sdau.edu.cn

新浪微博

微信官微

Copyright © 2008-2021 NEWS.SDAU.EDU.CN
鲁ICP备05002369号 版权所有@山东农业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