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使学生更深层次的了解生物领域的研究动态,营造学院浓厚的学术氛围,献礼学校110周年校庆,生命科学学院开展了“生命之光”系列学术讲座。继首次讲座后,4月20日晚7点,生命科学学院邀请到微生物学系的孙中涛副教授在南校区综合楼N404为学院学生进行第二场“生命之光”学术报告。
孙中涛老师致力于微生物研究与开发工作。此次讲座,他结合自身经验和研究成果,以“生物腐植酸与生物肥料”为题,讲述了在生态危机和环境污染的大背景下发展生物腐植酸与生物肥料的科学原理和时代意义。他以科学严谨的语言阐述了腐植酸与微生物肥料的概念、组成、性质和作用,并以简洁明了的流程图展示了腐植酸工程的作用过程。他着重阐明了PAPM微生物肥料对于植物生长发育的积极作用,提出腐植酸与高活力菌剂的有机结合对于改变土壤化学性质、增强抗病机理、提高作物品质有重要影响。孙中涛老师对于专业知识的讲述引发了同学们对微生物研究的兴趣,让他们在微生物领域有了更加深度的认知,对于同学们确定自身发展目标、规划未来科研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讲座是生命科学学院“生命之光”系列学术讲座的第二场讲座。孙中涛老师通过对自身科研经历和科研成果的展示,为同学们未来科研方向树立了标杆,同学们通过讲座也更加了解微生物领域的前沿知识。学院通过开展此类学术,让同学们与专家近距离交流,对于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