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农快讯

    2月2日,小麦专家田纪春教授,“泰山学者”特聘教授、果树专家陈学森教授,省政协委员、蔬菜专家刘世琦教授一行,受我校选派第一书记邀请,到东平县戴庙镇学校帮包村开展科技咨询、现场指导农业生产。
    上午9:30,专家组抵达戴庙镇,顾不上旅途劳累,立即兵分三路奔赴田间地头。小王村现有小麦1200亩,近来,百亩地块出现叶枯、长势弱等现象,种植农户十分着急。在第一书记陪同下,田纪春教授对苗情较差的地块逐一查看,仔细诊断了小麦正常播种、晚播地块麦苗的幼穗和麦苗干旱等情况。认为该村小麦播种量过大、播种过深,以及冬季干旱等原因,导致小麦出苗率差、抵抗力低,麦苗干枯。田纪春对在场近50名村民群众现场讲解冬季苗期管理知识,并指导种植户采取春季划锄、及时灌溉等措施,提高麦苗生长期管理水平。沈楼村是苹果种植面积较大的村,种植大户宋太和种植100亩苹果树,栽植近五年,长势较差,极少坐果,不见收益。陈学森教授来到沈楼村果农宋来福的苹果园内,发现该果园果树管理十分粗放,修枝整形较差。他拿起剪刀,针对有特点的果树,一刀一剪手把手指导到场果农进行剪枝整形。闻讯而来的果农越来越多,陈学森教授从国际苹果树管理先进模式、发达地区果树种植收益、苹果在市场中的良好地位对现场村民进行培训指导,鼓励果农提高种植管理水平,注重选择市场前景好的品种,改善现有果园管理水平差,效益低的现状。司里山村菜农宋义新家种植甘兰等蔬菜十几亩,近期出现停止生长现象,直接影响菜农收益。作为长期担任东平县科技副县长的刘世琦教授看到眼里、急在心里,对菜农生产设施较差、管理水平较低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指导意见。在简陋的大棚现场,向农户讲解了蔬菜种植中如何进行病虫害防控、如何纠正种植中传统粗犷式种植模式的弊端等问题,并就现代化种植模式、科学化管理方式等进行了现场示范指导和讲授,对大棚蔬菜的水肥高效综合利用、温度控制、蔬菜种类和品种的选择等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刘世琦教授还应戴庙村、宋圈村种植农户的邀请到现场进行了讲解指导。
    学校再一次派出专家组为渴求科技帮扶的群众送来科技贺年大礼,深受到当地农业部门和生产一线群众的欢迎。沈楼村果农宋来福在听完专家的指导后,深有感触说:“这几年,农业大学的专家能够到我们落后地区给我们进行传经送宝,是我们的福分。如果专家不给我们指导,我们再干10年也摸索不出来这么好的经验”。“泰山学者”特聘教授陈学森表示,尽管明年我们学校选派的“第一书记”不在这个乡镇工作了,但是只要老百姓有需要,我们一定会一如既往地支持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科技处副处长王永军、我校选派的三位“第一书记”和县镇农业部门负责同志陪同参加了活动。
 
文章来源:省派第三批“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
文章作者:赵祥奎、胡学俭、杜洪涛
责任编辑:张铁成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岱宗大街61号 邮编:271018
邮箱:webmaster@sdau.edu.cn

新浪微博

微信官微

Copyright © 2008-2021 NEWS.SDAU.EDU.CN
鲁ICP备05002369号 版权所有@山东农业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