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至6日,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李召虎率发展规划处、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等单位负责人和知名专家来校考察,副校长张宪省、副校长王振林分别与李召虎一行深入交流。科技处、研究生处、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农学院、植保学院、园艺学院负责人参加6月5日的座谈会;6月6日,李召虎一行参加农学院学科建设研讨会,对农学学科建设提出建议。
6月5日的交流主要围绕着“十三五”学科发展、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话题展开。我校相关单位负责人介绍部门和学院情况,分析优势与不足,探讨下一步发展思路。张宪省从四个方面介绍学校的工作。一是学科建设做大做强。种植、养殖类等大农学学科是传统优势,会继续强化建设,工科、理科等学科建设会有所倾斜,并引导该类学科围绕农业做文章。今后学科布局会充分考虑农业产业链的需求,在强化优势的基础上,不断优化、新增学科点,服务于国家农业和产业的需求。二是队伍建设不断优化。经过多年的培养和引进,学校的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强化与壮大。今后引进人才的标准会日趋严格,不但研究水平高,研究方向更要符合学校要求与学院实际,巩固壮大原有学科优势。三是科学研究评价更加合理。学校鼓励打破学科界限,打造优势团队,整合科研力量,解决重大问题。对科研人员学术水平的评价也会越来越人性化,越来越符合科研规律和生产实际。四是平台建设进一步强化。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整合了多个学科的力量,学科借助这个平台也得到壮大与发展。今后学校会继续加大对重点实验室的扶持,进一步集结优势学科的力量,把国家重点实验室打造成科学前沿与国家及山东省重大需求结合的典范,带动学科发展实现新跨越。
6月6日,李召虎为农学院师生作《作物学学科的现状与思考》学术报告,与大家分享对作物学学科的人才培养体系、师资队伍建设、科研机制和评估体系、协同创新机制的改革等四个方面的思考与建议。王振林代表学校向李召虎表示感谢,表示山东农大会借鉴中国农大的经验,继续加大学科建设投入力度,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立足山东解决区域发展问题,胸怀天下服务农业和农民。
李召虎充分赞赏我校的办学成绩和改革思路,希望中国农大和山东农大进一步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应对挑战,让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更符合国家农业发展战略与高等教育改革需求。
文章来源:山东农大报
文章作者:翟荣惠
责任编辑:张铁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