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农要闻

 

 

 

 

 

    这里,是我们每天学习的校园,她秀美、精致;
  这里,是我们每天工作的乐园,她端庄、典雅;
    这里,是我们每天生活的家园,她文明、整洁。


    漫步在山东农业大学,你会发现,校园里愈发绿意醉人,住宅区更加亮丽整洁。夕阳红广场周围,10多位退休老教师坐在新装的木凳上含饴弄孙,“学校给装了这么多木凳,坐在上面聊聊天看着孩子太好了,我们老同志们再也不怕凉了。”
  “‘双创’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改变校园面貌、提升师生生活品质的重要内容,更是依法治校的重要体现。学校不仅要对校园环境进行彻底清理和综合整治,更要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建设、让群众受益’的原则,为师生员工和广大住户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让我们生活得更美好。”副校长吴衍涛说。
  国家卫生城市由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评选命名。一直以来,作为全国城市卫生管理的最高荣誉,国家卫生城市始终是全国重要的城市品牌之一。国家卫生城市每满3年进行一次复审,对未达标准的城市,暂缓确认并限期1年进行整改,再次复审仍不合格者,撤销其命名。早在1995年,泰安市便获得了“国家卫生城市”荣誉称号,时至今日,已连续保持此荣誉20年。
  作为驻泰高校,农大在泰安市城市卫生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在广大住户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学校住宅小区的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管理服务日益规范,“整洁文明、和谐安全、温馨宜居”已成为小区的靓丽名片。2014年,学校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荣誉背后凝聚着全校师生的辛勤付出和广大住户的鼎力支持。
  步入2015年,泰安市迎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双创”工作启动以来,学校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举全校之力,主动宣传“双创”、关心“双创”、参与“双创”,积极为我市“双创”工作贡献一份农大力量。


  综合整治成果好


  学校坚持集中整治和专项整治相结合,全面清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校园及居住区“脏乱差”。
  消除“脏”源。校园环境清扫的工作量大、任务重,学校后勤物业中心合理安排人员,严格执行清洁工作规程,加大消除“脏”源力度。保洁人员全天候动态清扫教学楼、办公楼、卫生间、走廊等,做到校内垃圾日产日清,确保垃圾无遗留、卫生无盲区,为广大师生创造了干净舒适的学习和工作环境。全员参与“双创”,教学区学生人人动手清理学校的卫生死角,自觉维护公共秩序和环境卫生;住宅区住户自觉维护门前屋后的环境卫生和秩序,不损坏公共卫生设施和绿地,校园里、教室里、宿舍里、小区里到处都有农大人“双创”的身影。
  住在后院19号楼一楼的退休职工张老师,在自家门前栽了多年的葡萄树,一到刮风、下雨,往往枯枝烂叶落满地,不仅影响卫生清洁,也影响了门口的公共道路。接到学校工作人员通知后,张老师痛快地答应“一定配合学校工作”。他做通了老伴和子女的工作,与工作人员一起清除了占用公共空间的葡萄树,以实际行动支持了学校的工作。
  全力治“差”。 按照泰安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的要求,我校从5月下旬开始,分6个工作组,集中整治三个校区的办公区和住宅区的环境。经过40多天的综合治理,已经取得重大进展和显著效果,拆除了乱搭乱建的违章建筑,清除了多年积累的垃圾,处理了住宅区内圈养的家禽,打通了所有能够打通的消防通道,学校的环境面貌得到了根本改观。这些举措得到广大教职工和住户的广泛认同和大力支持。6月30日,学校召开“双创”领导小组成员会议,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再推进,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求全校上下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共同努力,确保按要求高质量完成“双创”任务。
  前期综合治理期间,学校调用工作人员4000人次,每天配备十几台机械,对住宅区主干道及楼前后和楼道内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进行全面清理和外运。截至目前,外运垃圾3000多立方,其中仅108号楼及周围清理出烂木头、装修剩余材料等留存十几年的垃圾外运就达几十车之多。其中一位住户家里养着鸡,在工作人员的耐心劝说下,终于同意把喂养的三只鸡处理掉。物业中心的同志自己掏钱,到附近的菜市场杀了鸡并送回到家里。一位住在112号楼的退休教师张老师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农大退休教师,自己虽然出不了大力,但做好自家门前的清扫工作,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丢乱放垃圾,就是对学校工作的支持。”
  开展这些工作的同时,为巩固卫生清理成果,物业中心又为校本部家属院62栋宿舍楼增加了数名保洁人员。据了解,为保障小区的日常保洁、保安和垃圾外运等,学校每年都要垫支一部分的物业费用。
  集中治“乱”,主要是对住宅范围内部不符合规划、影响居住环境的户外广告和门店招牌进行全面清理,对门店非法占用公共空间进行治理。“小区里存在很多乱搭乱建现象,公共空间被人圈占,我住的楼下就被改成了门面房。”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一位住户反映,“遇到刮风,简易棚上的灰尘和树叶就直接吹到家里,很脏。”“有把一楼住宅或储藏室改成门面房出租的,也有在公共绿地种菜搭棚的,这不仅影响了小区形象,也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家住32号楼的张女士很气愤。居民李先生对记者说:“我们楼周围都很乱,好像被安全隐患裹住了,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得好好管管。”学校对此进行了全面整治,清除杂物、清理占道经营,对影响安全、占用公共空间、私自建设的违章建筑一律拆除。
  对于学校的这次全面治理工作,绝大多数住户是支持的,特别是当看到屋顶上清理下的都是烂木头、破板子、砖头、瓦块等,住户们气也顺了、态度也改变了、变得积极配合起来,有的老同志主动进行清理,大部分住户积极配合,很多人说“不清不知道,清的都是些没用的东西,还影响环境,存在安全隐患”。负责清理的同志们耐心做工作,不管遇到多大困难也要想法积极推进,有的说“干的就是得罪人的活,不过,现在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可了”。但也不乏极个别不配合的住户,在多次通知和劝说无效的情况下,学校在市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依法进行了拆除。
  现在,乱搭乱建没有了,乱堆乱摆消失了,乱拉乱挂不见了,乱停乱放消除了,乱扔乱倒杜绝了。人心齐,泰山移。改变那些日积月累的“顽疾”绝非易事,必须举全校之力,集全员之智,才能建设一个干净整洁、和谐优美的学习和生活家园。经过全面清理和整治,不少业主发现,很多改变正在悄然发生:小区内路灯越来越多了,储藏室通了电越来越方便了;居住环境比以前清爽多了,道路比以前宽敞多了,地面比以前干净多了,下水道比以前通畅多了;卫生死角不见了,违章建筑拆除了,车辆停放有序了,配套房不漏雨了……业主们的居住环境彻底改变了。


  绿化美化成效优


  学校高度重视校园绿化美化工作,倡导教书育人与环境育人有机结合,从高起点规划设计入手,不断调整和完善校园绿化规划设计方案。坚持生态化、以人为本、寓教于景等原则,努力创造乔、灌、花、草相结合的多层次稳定的校园生态环境。
  目前,校园绿地率达43%以上,绿化覆盖率达80%以上,2013年至今新建或改造绿地约25000平米,三个校区各处有花、有草、有行道树,基本没有裸露的地面。校区及家属区木本植物达400余种,其中包括银杏、流苏、木瓜、枫香、紫薇、枇杷、香樟等诸多名贵乡土树种及引种树种。
  学校重视绿地的日常管理,一直坚持“春要栽、夏要剪、秋要管、冬要保”的工作原则,安排工作人员定期浇水施肥,认真做好花草树木的修剪整形工作。每年根据各类病虫害高发期及时多次喷施药物来进行防治。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专业化的管理措施,确保了植物生长旺盛,观赏效果好。学校每年都注重引进新树种3-5种,近两年移植胸径20cm以上大树400余株,力争把农大建设成绿草成荫、花香四溢的校园。
  为彻底改善家属院环境,学校采取前面卫生清理,后面跟进绿化、硬化、美化工作。由于此次卫生清理彻底、点多面广,恢复改造的任务比较重,后勤水电暖中心安排人员在三校区全天候施工,对漏雨的储藏室进行防水处理;对墙根下清理后的地面及时铺装植草砖或进行硬化,对树穴重新改造,对栏杆、配电箱重刷油漆等。物业中心在清理后的合适位置及时进行绿化。


  门岗管理效果佳

 

    随着家属院小区车辆日益增多,管理难度和停车矛盾日趋加剧,为防止外来车辆随意进出家属院以及无限时停车,学校加大工作力度,切实维护居住区交通秩序,确保小区安全、有序、整洁,营造更加宜人的居住环境。限于老式小区格局规划的问题,学校公共空间提供的停车位不能完全满足住户的需求。从2012年11月开始,学校实行通行卡制度,对住户私家车登记造册,对来人来访、物品出入登记,车辆实行“一车一卡”的放行制度,使得外来车辆大幅度减少,小区交通环境明显好转。住在校本部住宅区的庞老师表示:“原来很多外来车辆把车停到院里,小区里非常拥挤,各家办理了通行卡之后,秩序好了很多,也相对好停车了。”刚把车停在停车位上的王先生向记者表示:“刚开始用通行卡的时候,有的车主不交费和门口保安周折一番也能进出小区,我们以为学校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没想到是‘动了真格的’。”
    在严格管理的同时,学校因地制宜,尽最大可能在不妨碍公共交通的情况下开拓更多的停车位。近期,在9、12、16、17号楼后、34-35号楼之间、38、39、40号楼后等多处平整土地,新建近100个停车位。
  据了解,学校根据教职工的要求,为方便大家生活,分别在校本部住宅区北面、东面适当位置新开了两个便门。
  后勤处相关负责人表示:“物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师生员工和广大住户提供一个文明和谐的居住和工作环境,最大程度地提供优质和便捷的服务,目的是让老师们安心教学和科研,让同学们安心学习。只有物业尽心,住户们才能开心,学校才能放心。”
  全体农大人在参与“双创”中,真正创齐了人心、创美了环境、创高了素质、创出了崭新的生活。农大人正紧紧抓住泰安市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和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这一契机,努力建设幸福家园、和谐校园。
 

 
文章来源:山东农大报
文章作者:王静
责任编辑:张铁成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岱宗大街61号 邮编:271018
邮箱:webmaster@sdau.edu.cn

新浪微博

微信官微

Copyright © 2008-2021 NEWS.SDAU.EDU.CN
鲁ICP备05002369号 版权所有@山东农业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