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视点

    近日,经管学院2014级学生迎来了为期6天的“三夏”劳动,学生们在烈日炎炎下辛勤劳作,挥汗如雨,但却没有一句怨言,有的只是对“三夏”劳动的热情,充分展现了农大学子重实践,求真知,不怕累,肯吃苦的精神,每名同学都认真完成领队老师交付的工作,在田野中挥洒青春的汗水,在劳动中实现作为一名农大学子的价值。他们在劳动中挥汗如雨,他们在劳动中收获果实与喜悦。
    在小麦分子育种课题组的试验田中,同学们进行了杂交穗及亲本的收集工作,不同的编号代表不同的处理;在小麦栽培组,同学们所做的工作是用网袋收麦测产;在玉米栽培组,同学们则进行材料田的播种,平地、播种、标记、施肥。14级辅导员杨青青老师也深入田间地头,在炎炎烈日下与同学们一起体验劳动。她亲切地询问一名来自云南的学生劳动的状况,这位同学激动地告诉杨老师,这是他第一次见到小麦,他很高兴在大学中能有这样的机会,他收获颇丰。当杨老师在同学们休息时倾听大家对于劳动的感悟时,廖崇智说:“我终于感受到农民伯伯‘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辛勤了,我再也不会浪费一粒粮食了!”
    财务管理专业的同学在“三夏”劳动中体验了收割小麦、小麦脱粒、播种玉米等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冉欣怡同学脚趾受伤,但她依然坚持完成工作,她说:“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田间劳作,这也是我大学生活中能为农大奉献的时刻,作为一名农大人,我理应坚持!这点小伤不算什么!”在进行种子挑选与种子标记的时候,张立涛同学表示:平时我们在课堂上统计、计算、分析这些的那些指标,原来都是这么一粒一粒的数,一颗一颗的整理出来的。以后看到这些指标的时候,再也不会觉着只是冷冰冰的数字了。”在工作中,同学们近距离接触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多姿多彩,互帮互助、增进感情,明白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这堂生动的德育课是任何课程都代替不了的。带队老师评价道:“这些90后的学生,一点都不怕苦不怕累,没有挑肥拣瘦、偷工减料的现象,他们一点都没有我们印象中的娇气,他们能够在欢声笑语中超额完成我布置的任务,体现了他们作为农大人的精神!”
    同学们一句句朴实的话,道出了坚持不懈、不怕吃苦的优良品质,这堂实践课在教授我们农活知识的同时,使同学们深切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加强了珍惜粮食的意识,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全面提升自己,充分继承和发扬了不怕累、肯吃苦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文章来源:经管学院
文章作者:杨青青 鞠萍 冉欣怡 刘明真
责任编辑:黄伟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岱宗大街61号 邮编:271018
邮箱:webmaster@sdau.edu.cn

新浪微博

微信官微

Copyright © 2008-2021 NEWS.SDAU.EDU.CN
鲁ICP备05002369号 版权所有@山东农业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