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学校按照“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安排,开展“严以修身”专题第二次学习研讨,围绕“严以修身”的内涵和实质,结合实际工作,交流认识和体会。校领导徐剑波、董新胜、车先礼、孙永华、朱莉、嵇景涛、吴衍涛出席会议,各单位、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党委书记徐剑波主持会议。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董新胜,党委副书记车先礼,副校长孙永华分别作题为“严以修身,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严以修身是高校工作者立身立业的根本”、“做严以修身的好干部”的专题发言。
董新胜在交流中谈到,所谓修身,是指修养身心,就是要择善而从,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三严三实”中,严以修身列在首位,可见修身是生命的支点、行道的重点、立业的起点。党员领导干部践行“严以修身”重在“修智、修德、修行”三点统一结合,做到修智以学为先,修德以德为本,修行以行为主。党员领导干部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排头兵”,唯有在“修智、修德、修行”上持久用功,才能养成浩然正气、保持高风亮节,真正被人民群众所信赖和爱戴。我们要坚持严与实的有机统一,体现在目标中、运用到方法上,切实做到政治上不越“红线”、谋事上不划“虚线”、做人上坚守“底线”,树立忠诚、干净、担当的新形象、好形象。我们要以对历史负责、对师生员工负责、同时也是对自己负责的态度,把我们学校的事、学院的事、部门的事谋实干好,建设农大,做强农大。要做一个负责的、务实的,有作为、有贡献的农大人,做一个不负农大的农大人。
车先礼在交流中谈到,严以修身是做人之本、从政之基、成功之道,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一贯要求、干部成长进步的基本规律。高校工作者肩负着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如何成为学生人生的标杆,青年成长的模范,做人是其中的根本。严以修身强调的就是做人,践行“三严三实”,必须从深刻认识和自觉实践“严以修身”这个关键要求开始。对于高校工作者而言,“严以修身”就是要求大家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遵守师德规范,淡泊名利、远离低俗、为人师表。具体到每个岗位、每个人,严以修身又体现了不同的内涵和要求。对于高校教师,严以修身就是要“为人师表”;对于高校干部和管理人员,严以修身就是要“心正身正”。严以修身是人生成长的必修课,是严以用权、严以律己的基础。只有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完善品德操行,人生的境界才能得到提升,我们才能永远秉持共产党人的真理力量和人格力量。
孙永华在交流中谈到,古人特别强调,如果想做事、做人,特别是要担当大任的话,首要是强调修身。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如何做到严以修身,通过学习,我想一个人要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坚守道德高地。要努力做到正心、正身、正行,做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第二,要坚定理想信念。要加强理论学习,把持住小节,严控交往圈,把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用好。第三,要坚持务实为民。要树立端正的权力观,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要树立端正的群众观,心里时刻装着群众,建立与群众“鱼水相依”的感情;要树立端正的利益观,就是坚持为人民谋利益,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第四,须防止“心中无党、胸中无墨、眼中无活”。做到心中有党不忘恩、心中有民不忘本、心中有责不懈怠、心中有戒不妄为。
徐剑波在会议总结中强调指出,三位常委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营养,对“严以修身”进行了深刻的理解和阐释,思考深入,解读深刻,听后很受启发。特别是他们结合工作实际,结合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结合社会现实,谈了自己对党性修养、道德品行、思想境界、履职尽责等方面的认识和感悟,希望大家认真领会和理解。同时,希望各单位、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学习,率先垂范、上行下效,认真做好“严以修身”专题学习,把“严以修身”的要求落实到工作实际中,带到队伍当中,切实做好当前的毕业生离校、期末考试、“学科建设大讨论”等工作,用实际行动带领师生员工提高修养,不断进步。
文章来源:山东农大报
文章作者:郭翠华
责任编辑:张铁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