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视点

    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是呼吁世界人民保护生态环境的一个节日,今年它的主题为“绿化荒漠,美丽中国”,重点突出了绿化荒漠在中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作为中华儿女,在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的今日,我们难道不该为保护生态,绿化中国贡献一份力量吗?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文明是为子孙后代留下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一直重视荒漠化的综合治理,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通过不懈努力不断治理荒漠,绿化中国,使中国变得更加美丽,赢得了“中国是世界上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成效最显著的国家,堪称世界楷模”的公正美评。

    绿化荒漠的主力军是国家政府,在他们的带领下,我们齐心协力,让荒漠披上绿衣。不得不说,在绿化荒漠这一重担面前,我们个人的力量始终是渺小的,然而这并不代表我们在荒漠化面前束手无策。习大大“生态文明课程表”的第一课就是“生态文明观念课”,他呼吁人们把对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铭记于心,要求人们树立牢固的生态红线观念,可见个人观念在生态治理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应该认真听取习大大的建议,从日常生活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大力宣传荒漠化危害及治理措施,让“绿化中国”的观念举措普及更多企业群体;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积极参加植树种草等义务活动,让绿色覆盖更广的土地;爱护周围环境,保护身边植物,减少身边荒漠化的可能。我相信只要我们人人献出一份力量,荒漠化防治工作的开展必然会更加顺利,没有了荒漠化的中国必将更加美丽!

 
文章来源:植保学院
文章作者:李明娟 侯文华 张峰超 王云鹏
责任编辑: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岱宗大街61号 邮编:271018
邮箱:webmaster@sdau.edu.cn

新浪微博

微信官微

Copyright © 2008-2021 NEWS.SDAU.EDU.CN
鲁ICP备05002369号 版权所有@山东农业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