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31日是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第28个世界无烟日,本次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制止烟草制品非法贸易。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烟草受害国,在控制吸烟问题上与先进国家存在明显差距,主要原因之一即在于公众对于吸烟危害健康这一重要的科学事实缺乏深刻的认识。吸烟不止危害自身健康,也会危害周围不吸烟人的健康,有效控烟仍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
在校园内,随处可见丢弃在地上的烟头;在检查宿舍卫生时,偶尔也会发现藏在角落里的烟头。这些迹象可以表明在校学生内也有烟民,这样发展下去,被动吸烟的人群就是在校不吸烟的同学。证据表明,被动吸烟可增加成人患肺癌、心血管疾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风险,增加哮喘的发病风险,损害肺功能。学生在上大学之前都有老师和家长的千叮呤万嘱咐,不让与吸烟有任何交集。上大学以来,离开了家长的庇护,老师的监督,学生成为了一个自由体,将要做出的事情没有了多人的劝诫,就比如吸烟这个重大问题。国家要求每一盒烟上都印有“吸烟有害健康”的警示标语,就是让更多的烟民注意到这个问题,让“无烟”真正成为一种习惯。
让无烟成为一种习惯,就要从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开始。吸烟者都有自己的吸烟习惯,比如工作时、吃饭后、疲劳时等,这就需要改变原有的行为模式。一是坚持饭后刷牙或漱口,穿干净没烟味的衣服,振作精神面貌。二是培养运动爱好,既锻炼了身体又有助于尼古丁排出。三是用笔取代手持香烟的习惯动作。四是早睡早起,尽量不要熬夜,保持生活规律。五是改变与吸烟有联系的习惯,打断行为惯性。
生命只有一次,怎能让香烟断送?让我们行动起来,从自我做起,让校园成为无烟校园,为今年的世界无烟日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文章来源:经管学院
文章作者:贾偌 鞠萍 王苗苗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