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草序》中这样说,做一盏油灯,照亮几里去路;为一颗心灵,携来一片天地。立于世中,需担一肩之责;行走长路,应为一隅天地。立身立世,为人为学。为天下,携手行千里。为世事,并肩为己任。近年来,一场被网友调侃为“大学生的一场乡村假期旅行运动”的支教活动如火如荼的兴起,数以万计的大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去贫苦山区去基层支教,给大山深处的孩子们带来希望,播撒梦想,然而,在这场公益性活动日益兴起时,不禁有让人质疑,短短两个月的星火真的能给贫苦了几世几代的山区带来光亮吗?
同济大学有名高考状元曾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调研结果显示,近73%的大学生把支教当作一堂必修课来看待,但就是很难联系到愿意接受的学校;近62%的校长坦言先前支教的大学生给学校带来了些不良影响,致使他们不再信任大学生支教,不得不找借口来推脱;78%的受教学生为大学生哥哥姐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感到遗憾和苦恼。笔者认为,大学生短期支教之所以面临如此尴尬的境地,究其原因在于支教大学生虽然信心满满,积极性高,但却准备不充分,可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更在无形中给当地村民带来困扰增添了麻烦。
那大学生短期支教究竟该何去何从?作为一项以当代大学生为主体的公益活动,大学生将从中更加懂得爱与被爱、懂得现实与理想、懂得责任与坚守、懂得自我与社会。而对于山区孩子来说,他们在短短的时间里自然不能改变根深蒂固的思想,但却能唤醒他们心中对于知识的渴望,对于梦想的向往,这样的经历与心灵的成长或许是更重要的。改变一个生命,或许不只是单单靠时间的长度来衡量。某个瞬间,一切或许已经在悄然改变,这就是“永恒瞬间”的价值。
因而,笔者认为,短期支教的存在很有必要,我们不应该花费时间去考虑一项付出真心的公益活动是否会给山区孩子带来不良的影响,而应该着手去建立更为完善的短期支教模式和制度。“是否能在短期支教中创造“永恒瞬间”,最重要的不是专业、不是技巧,而是爱和真诚”当大学生短期支教找到更加科学合理的模式时,这项生命之间的分享与交流的公益活动将会更加光彩照人。
文章来源:园艺学院团委
文章作者:邹磊 王燕杰 方婷玉 闫一皓
责任编辑: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