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的《舌尖上的中国》一经播出,迅速风靡全国,瞬间将美食文化推向高峰。但是,“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美食背后的“舌尖上的安全”却一度被人们抛诸脑后。而在大学生这个特殊的消费群体里,学生对日常饮食的安全认知和关注更是少之又少,学生们对食品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生们远离家人,只身一人在外。解决吃饭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靠“买”,而大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足,大多喜欢随意购买学校周边的饮食摊点上卖的食物以及周围小商店出售的“三无”小零食等。这类食品的生产者大多无正规营业执照,食材来源不可靠,并且制作过程严重不规范,使得以学生为主体的消费群体的安全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法制日报》曾专门针对校园食品安全进行调查,调查显示:学生普遍认为学校食品安全的最大隐患不在于校内,而是在于校园周边的饮食摊以及部分小商店内出售的无正规生产厂家的小零食等。
记者随后陆续走访了多所高校周边的小吃街,发现人行道上挤满了大小相似的小吃摊位。这些摊位食用油一般放在废旧的饮料瓶中,所有配料食材全部露天摆放,地上散落着各种塑料袋,流着带污油的水。小贩们一边收钱点钱,一边用摸过钱的手揉面,压饼等。甚至在某些制作油炸食品的摊点,锅里的油因多次重复使用而呈现出乌黑色。而周围小店出售的部分小零食更是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无生产厂家的“三无”产品。该类小吃的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更是不言而喻。
大学生们大多独自一人在陌生的城市求学,面临着许多的挑战与不适,而此时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不仅是我们远在千里之外家人的期盼,更是外在条件对我们提出的的客观需求。而保持一个强健的体魄不仅要通过我们日常的锻炼,对饮食安全的重视更是尤为重要。食用没有安全保障的食物不仅可能会引起呕吐,腹泻等短期内的不适症状,长期食用更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更加难以预料的影响。膨化食品中含有的大量的油脂和反式脂肪酸会导致我们体重的遽增,而且某些食品中含有的毒物质和超标金属元素会在我们的体内堆积,质变。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身体健康,并且极易引发癌症等严重的疾病。
我们要坚决抵制诱惑,拒接购买和食用此类毫无质量保证的食品。这不仅是对自己的负责,同时也是对我们的家人,学校以及对社会的负责。
文章来源:生科学院团委
文章作者:李平 王宁 王明清
责任编辑:翟荣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