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视点

起源于西方国家的圣诞节,原本只是基督徒庆祝耶稣基督诞生的庆祝日,在中国的火爆度却节节攀升,尤其受到年轻人的青睐。每到十二月份,各大小商场,餐厅餐馆等都亟不可待,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提醒我们,圣诞节又来临了,是时候放纵一下自己,尽情地吃喝玩乐和消费一番。

现如今,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浪漫与疯狂已经成为人们所追求的目标。据统计,圣诞节互赠礼物、贺卡等狂欢族除社会人群外,大学生日益成为圣诞狂欢的主力军。

调查发现,大学校园里,绝大多数学生都参与到西方圣诞节中来,最鲜明的标志就是圣诞前的购物狂欢,而随着人们生活品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购物标准也越来越高,包装精美、样式新颖的礼品更是吸引了广大学生的眼球。 圣诞节在20年的时间,在中国由教堂走上了大街,走进了商场,鼓动了数以亿计的年轻人将圣诞节作为狂欢节,大肆消费?

圣诞节互赠礼品有利有弊,12级机电学院郭云龙告诉记者:“我觉得过圣诞节,同学们互相赠送礼物挺好的,这样可以增进同学间的感情。”的确,礼物的分发赠送确实可以起到增进巩固同学之间友谊的作用。然而经调查发现,过去一年内,圣诞互赠的礼品一般只会用到一两次就丢弃,甚至还有包装纸拆都不拆就搁置一边,而赠送购置礼品很大程度上是为满足圣诞当日的好奇心与虚荣心。而为了生产我们不需要的商品,损耗了多少地球资源,又该污染了多少生态环境?

笔者认为,诸如此类的节日太多了,如果都送的礼品的话,花费也成为一笔不小的数目,个人认为互赠礼物未尝不可,但让送礼物成为一种形式主义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在目前看来,送礼物越来越有成为一种形式的趋势。12级机电学院田广阔同学告诉记者,“我仔细想了一下,感觉圣诞节彼此间送礼物挺好的,给大家一个机会去增进友谊,但送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就不太好了。前几天朋友送我一个刻着我名字的饼干,虽然不是在什么盛大节日送的,而且几乎零成本,但却更显我们友谊的纯洁无暇,这样的礼物才真正值得收藏。”理性送礼品才是最好的。

针对圣诞节大肆消费现象,同学们应好好反思、理性对待,暂时放下圣诞老人和圣诞礼物,重新思考圣诞节的真正意义。

 
文章来源:大学生通讯社
文章作者:巩悦悦
责任编辑:王利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岱宗大街61号 邮编:271018
邮箱:webmaster@sdau.edu.cn

新浪微博

微信官微

Copyright © 2008-2021 NEWS.SDAU.EDU.CN
鲁ICP备05002369号 版权所有@山东农业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