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视点

    黄明明,男,1991年7月生,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10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曾任班级生活委员、信息学院东校区网教中心负责人,大学生启航科技开发公司市场部经理,荣获两次山东农业大学三等优秀学生奖学金、两次山东农业大学校园软件设计大赛三等奖、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蓝桥杯三等奖和中级软件设计师等多项个人荣誉。
                                       艰苦锻造卓越品格,道德弘扬人间真爱
   正如一位大学老师曾对他说的:苦难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是苦难磨砺了他的意志,是苦难锻炼了他的性格,也是苦难开阔了他的眼界。
   在他出生两个月时,母亲离家出走,从此杳无音信;六岁时,父亲因病去世,少了顶梁柱的家庭,只留下年幼的他和年迈的爷爷相依为命。从
小的他自立自强、乐观开朗,受他人不能忍受之苦,承他人不能承受之重。
   翻开他的苦痛记忆,小时候最难熬的是发新书的日子。因为交不起学费,看着其他同学们一页一页翻着新发的课本,互相交流着哪一页的图片
好看,而他却只有一本薄薄的笔记本。每当下了课,都要匆匆地跑去隔壁的班级归还同学的课本、借下节课的课本。时光往复,从小学到初中,他一路走来,满是辛酸与不易。但他也是幸运的,有许多善良热心的老师和同学,在他困难的时候援手相助,帮助他走过了九年义务教育的时光。当然结果也是可喜的,他以班级第一的成绩考入了重点高中,为这九年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高中的三年生活,虽然没有经济来源,但有学校、老师、同学、政府和爱心人士的帮助,在生活和学习方面有了基本的保障。但此时,命运如同
阴雨过后般,又吹来一阵刺骨的寒冷,年老体弱的爷爷辛劳成疾,脑血栓发病住院三次。这如晴天霹雳般击打在他的心上,孝敬爷爷、回报他人也逐渐成为他由衷的心愿。上了大学后,虽然自己力量微薄,虽然自己家境贫寒,但是他也付出爱心,予人力之所及,帮助过几个需要帮助的同学。在他看来,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受人之惠,没齿难忘,帮助别人是一件发自内心的快乐的事情。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是的,家境贫寒的他从小自立、自强,在家中帮助爷爷料理家务,稚嫩的双肩早已扛起家庭的重担。除此之外,他还
利用寒暑假时间打零工来补贴学习和生活所需,做过天然气管道维修,建筑工地的材料搬运,与同学一起办辅导班教授英语。他始终乐观地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恩过去,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人;感恩现在,拥有良师益友、挚爱情缘;感恩未知的美好,踏着坚定的脚步,期待与未来美好的交互。他誓愿努力积蓄知识和力量,用实际行动回报这个培养自己的社会,回报每一个帮助过他的人。                                               

                     
                                        勤恳努力追溯科技,实践创新彰显魅力
    回想三年前的自己,怀揣好奇与梦想来到了山东农业大学。走进大学的他并没有所谓的步入天堂安闲自在的念想,也没有浑浑噩噩不知所从的犹
豫,而是在老师和学校的关怀和帮助下,在大学里安心学习,钻研所热爱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三年多的大学时间里,他只有一次因为心里难受而吃不下饭。记忆深刻的那是一个周五下午的编译原理课,课上他了解到中国还造不出自己的商业化cpu,我们所用的安卓手机里的核心技术绝大部分是国外的,我们用的电脑:三星的屏幕、三星的硬盘、金士顿的内存条等也都是进口的。也就是那时,这个在其他同学不在意的意外刺激如同种子般深埋在他的心田,立志要成为像邓稼先、钱学森那样能为国家做贡献的人才。所以他每天无论多忙,都会挤出时间去图书馆上自习,他想,如果自己能够一天挤出一小时的时间,用来学习自己所感兴趣的知识,那么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以后,就会成长为这个行业精英。是的,知识的海洋需要每一个人用心去探索,排除所有杂念,用一颗纯真而又谦虚的学子之心,领会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的真谛。
    他也不断通过项目锻炼自己的编程能力,积累丰富的项目经验。在三年多的时间里,他做过的项目近二十余项,项目涉及Linux、c语言、HTML、
java、struts、spring、hibernate、fp、js、j son、Ajax、sq等主要开发技术。每一个项目,都有一段耐人回味的故事,都是一次实力与时间的拉锯战,挑战他的思维、智慧,更考验他的心态。也正是通过这些项目的锻炼,他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软件开发的过程,掌握了丰富的开发经验和管理经验,增加了从事计算机行业的信心,也更加明析了所研究的计算机科学领域。通过这些对专业的学习和项目的锻炼,他逐渐认识到,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博大精深,一个人无法精通全部。现在大四的他,已经保送了本校的研究生,他相信更有充足的时间去研究自己所着迷的计算机网络通信领域。
   谦虚低调的他还是“大学生启航科技开发公司”的市场部经理,主要负责公司的宣传、活动策划以及业务拓展。工作勤勤恳恳,对于每个订单
和每项业务都要亲力亲为,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要干一行爱一行”;他还一手经营了几个创业方面的生意:向家乡所在地区的高校出售全身平面镜,在校园出售U盘、鼠标、键盘、耳机等电子产品。在经营平面镜和U盘生意时,虽然去除所雇佣的人力工资后所得利润微薄,却是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和教训,这些都会有利于他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在他看来,贫穷不是耻辱,真正的耻辱,是挫折前的逆来顺受,是贫穷中的不思进取,永远不会忘记贫穷的经历,而是化作真实的行动,努力向前。
    未来是现在的折射,而今天是明天的轨迹。只有今天努力了,未来的自己才配得上一个美好的明天。良好的心态,谦虚的态度,开朗的性格,勤
奋的双手和时光短暂的危机意识使得他学会用眼睛去发现知识,用智慧去存储知识,用双手去实践知识;用知识去丰富自己,用知识去创造价值,用知识去回报社会。
  

  

 
文章来源:信息学院团委
文章作者:谢芝馨 徐振珍 邱凯
责任编辑: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岱宗大街61号 邮编:271018
邮箱:webmaster@sdau.edu.cn

新浪微博

微信官微

Copyright © 2008-2021 NEWS.SDAU.EDU.CN
鲁ICP备05002369号 版权所有@山东农业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