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郝玉金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今年我校争取到4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近日,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传来消息,我校园艺与工程学院青年教师郝玉金教授顺利通过生命科学部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评审会的评审,获资助金额200万元,成为山东农大第一个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郝玉金是我校培养的本科生和硕士生,硕士论文曾获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2000年在华中农业大学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0年至2006年先后在北京大学、日本果树研究所和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

    2005年10月,郝玉金被聘为山东省首批“泰山学者”特聘教授。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1年成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2012年获“山东省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奖”和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先后主持科技部、教育部、农业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课题近20项,发表学术论著80余篇,其中SCI论文60余篇。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专家评审组成员、中国园艺学会理事、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并任国际SCI期刊“Plant Cell, Tissue and Organ Culture”的Associate editor。

    郝玉金目前主要从事果树学科研和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果树分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在苹果果实品质的形成与调控方面,揭示了光照和温度调控苹果花氰苷积累和果实着色的分子机理,初步构建了光照和温度调控果实色泽形成的信号途径调控网络;揭示了苹果果实有机酸积累和酸度形成的分子机理,阐明了盐胁迫等调控果实酸度的信号途径,初步构建了花氰苷和苹果酸积累的交叉调控网络。这些成果为栽培技术和种质资源的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在苹果无融合生殖砧木遗传改良方面,郝玉金的研究揭示了苹果无融合生殖的发育特性和遗传分离规律,研发了苗木繁育和种质创制新技术;与青岛农科院等合作,将这些理论和技术创新应用于无融合生殖砧木的遗传改良,选育了具有矮化和抗逆等优良特性、适应我国果园立地条件的苹果无融合生殖新砧木。

    今年,我校共有49个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其中杰青1项,面上项目24项,青年科学基金23项,国际交流项目1项,项目总经费2604万元。其中农学院4项、植保学院4项、园艺学院8项、食品学院4项、动科院4项、资环学院5项、林学院4项、机电学院1项、生科院9项、化学院3项、信息学院2项、经管学院1项。

 
文章来源:农大报社
文章作者:翟荣惠
责任编辑: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岱宗大街61号 邮编:271018
邮箱:webmaster@sdau.edu.cn

新浪微博

微信官微

Copyright © 2008-2021 NEWS.SDAU.EDU.CN
鲁ICP备05002369号 版权所有@山东农业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