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期间,同学们学习热情高涨,很多同学早早地起床“抢”座,而那些起床稍晚的同学就只能“望书兴叹”,另寻座位或者在操场读书学习。
在大学,“抢”座现象已是司空见惯。但是考试临近,面对那些放着书本的空位,同学们只能无奈地叹气。一位同学反映,图书馆过了8点几乎就没有座位了,自习室也是一座难求,实在没办法就只能在操场学习了。青年广场、小树林冒着寒风读书学习的同学和图书馆自习室放着书本的空位构成鲜明的对比。为什么本应是为同学们提供便利的学习场所,却发生如此现象呢?
首先,期中考试临近,考场占用了很多教室,致使本就不多的自习室变得更紧张。再加上大部分考研自习室都在门上贴了“考研自习室,谢绝闲人入内”等字样,即使教室有空位,同学们恐怕也不敢贸然进入了。
其次,为了抢到座位,很多同学早早起床就去图书馆前等待。抢到座后却慢悠悠地去吃早饭,甚至回宿舍睡“回笼觉”,可能一上午都不去,造成了座位资源的严重浪费。更有甚者,一个人占七八个座位,实际去自习的可能只有一两个人。
图书馆现已实施每天收书2次的措施。自10月22日起,工作人员将加强管理,每天于14:00和18:00清理无人座位上的个人物品,并把其存放在分检图书的书架上。此措施的实施为同学们提供了更多空位,得到了同学们的称赞。
但是,仅仅是学校的管理还是不够的,根本原因还是在同学们,如果每个人都能及时带走书本或者占到座位后安心自习,就不会造成座位的浪费,也不会再出现操场上冒着寒风学习的同学了。
面对抢座现象,希望学校能进一步加强管理,合理分配资源,及时更新教室信息;同时,同学们也提高自身素质,做到人走书离,留下文明和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