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10月18日下午,“山东小麦玉米周年高产高效生产协同创新中心”在学实楼学术报告厅举办学术沙龙活动,于振文院士等5位专家从多个角度分析制约黄淮海区域小麦玉米增产增效的因素,提出应对措施。校领导邢善萍、温孚江、张宪省出席活动,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农学院、生科院、植保学院、资环学院以及园艺学院师生一起聆听报告。

    于振文院士从宏观上分析提高区域小麦玉米产量和品质的途经与技术,一是要有好的当家品种或者种质资源,二是要提高栽培技术。于振文与大家交流了自己几十年专心在小麦栽培领域耕耘、夺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的体会。他说,要想在一个研究领域取得成就,第一,研究方向要准确,研究路线要正确,研究思路要清晰;第二,持之以恒,不因为一时的挫折轻易改变研究方向;第三,研究团队负责人要坚持在一线搞科研,要及时修正研究路线,及时总结研究成果;第四,整个课题组要团结一致,每个成员都要讲奉献。

    王洪刚教授、贺明荣教授、李斯深教授、付道林教授分别从小麦种质资源创新、小麦高产关键制约因素、小麦育种、科技突破基础研究因素等不同角度,言简意赅阐述自己的观点。专家们分析制约因素切中要害,提出的应对措施切实可行,给听讲座的师生带来很大启发。

 
文章来源:农大报社
文章作者:翟荣惠
责任编辑:王利
Copyright © 2008-2021 NEWS.SDAU.EDU.CN
鲁ICP备05002369号 版权所有@山东农业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