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信息

    8月24日,随着文法学院东平爱心支教团队的顺利返校,学院2013年暑期社会实践圆满结束。本次活动以“学院立项”为亮点,以“中国梦•农大梦•实践成就人生梦”的主题,奏响“走进基层、服务社会、构筑梦想”三部曲,积极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强化社会实践育人成效。
    走进基层,深入农村,坚持走群众路线。7月22日,文法学院领导、老师亲自牵头带队前往东平县岱庙乡,为学生提前做好工作部署,让学生在基层中砥砺品质,在社会大熔炉中锻炼成长。学院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精神,以个人或组队的灵活形式深入农村,关注村级党组织建设、群众精神文明创建等社会热点,利用手中的调查问卷,从社会基层感悟真知,培养社会责任感。“作为文法学子,凭借所学专业优势,利用假期深入农村调研,提升了个人素质,咱所有成员也都将服务社会作为专业学习与职业规划的目标与方向”。2011级法学专业张岩东激动地说。
    心系社会,志愿服务,关爱儿童身心健康。本着“服务社会,传递真善美”的原则,17人的东平爱心支教团队走进沈楼、司里村两所小学教授基本课程。制作考勤表建立绩效考评,制定日常工作计划规范支教活动;用拼桌当通铺,用简陋的炊具解决一日三餐。尽管条件艰苦,但正如负责人苏宁说的:“我才只是短短一个多月,而这些孩子生活这么多年,一点儿也不苦,给他们更好的教育才是我们团队最大的收获。”爱心支教团队注重拓展学生知识面,在行为习惯上对学生进行指导;走访特殊困难家庭,送去自制小礼品;定期召开团队会议,及时总结经验,分享得失。离别之际,一首《最好的未来》唱出了队员们与孩子的深厚情感,同时也唤醒了社会更多的关注。
    构筑梦想,感知社会,勇于争模范先锋。学院通过召开暑期社会实践动员大会,传达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的精神,努力实现实践育人全覆盖。与此同时,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骨干带头作用,完善学生负责人制度,提升社会实践成效,以青年梦带动中国梦的实现。据悉,在东平县支教表现优异的文法团队,得到当地百姓的广泛好评,树立起良好的先锋模范形象。
    文法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对诸如饮食、住宿、生活用品购置等细节问题精心做好落实工作。学院将暑期社会实践作为同学们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不仅使得文法学子在实践中锻炼,在认知中感悟,在传承中创新,还致力于服务社会发展,展现了文法学子饱满的服务热情和昂扬的精神面貌,为大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走向成才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章来源:文法学院
文章作者:肖秋生 俞辉
责任编辑: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岱宗大街61号 邮编:271018
邮箱:webmaster@sdau.edu.cn

新浪微博

微信官微

Copyright © 2008-2021 NEWS.SDAU.EDU.CN
鲁ICP备05002369号 版权所有@山东农业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