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

4月7日,农学院组织部分党员和主要学生干部赴金山革命烈士陵园为长眠在那里的革命烈士扫墓,激励学子在庄严地革命烈士纪念碑下接受精神的洗礼。这是农学院加强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子的责任感,凝聚力量实现“中国梦”的缩影。

以爱国精神为旗帜,发出爱国“好声音”。11级农学一班就朝鲜问题在飞信群内展开讨论,结合钓鱼岛问题深刻分析我国周边存在的不安定因素,牢记历史、居安思危,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独立。此外,农学院积极动员学生参与“我的中国梦’,我的农大梦”演讲比赛,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梦想的重量,发出自强不息的爱国“好声音“,让“中国梦”不再遥远。

以雷锋精神为明灯,做颗“螺丝钉”。三月虽已过,但雷锋精神与农学院同在。学院党建部每天按时更新人人主页,建议大家走上街头,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老年人提供帮助。同时,农学院号召同学们于平凡之处发现伟大,发扬善于“挤”、“钻”的“钉子”精神,将雷锋精神进行到底。除次之外,农学院团委结合最近“博鳌亚洲论坛”的召开,鼓励同学们发扬雷锋的吃苦精神,积极投身祖国建设,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一份力量。

以勤俭精神为标杆,扬起“光盘”风。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开学以来,农学院始终以此为信条开展节约工作,倡导“光盘”行动。学院多次通过展板、微博等渠道强调浪费可耻,引导同学们以节约为本,将勤劳节俭的民族美德传承下去,同时学院团委通过群发飞信建议大家在学生会、社团换届期间,将“吃喝铺张”改为绿色低碳的“春游”,以实际行动杜绝浪费。

农学院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引导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鼓励大学生继承发扬充满智慧的民族精神,为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为和谐校风建设添墨增色,为青年一代的培养探明方向。

                                            

 
文章来源:农学院团委
文章作者:李涛 范秀丽 张新媛
责任编辑:王利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岱宗大街61号 邮编:271018
邮箱:webmaster@sdau.edu.cn

新浪微博

微信官微

Copyright © 2008-2021 NEWS.SDAU.EDU.CN
鲁ICP备05002369号 版权所有@山东农业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