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晚,北京奥瑞金种业公司在南校区综合楼S215进行农学类毕业生的新一轮招聘活动。随着学校《关于切实做好2013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与意见》文件的正式出台,农学院深入贯彻文件精神,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结合学科特点,创新思路,坚定信心,“横向延伸”拓宽就业渠道,“纵向发展”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切实将2013年毕业生工作引向实处。
横向延伸,积极拓宽就业渠道。为了给2013届毕业生提供更广阔的就业平台,农学院“新新结合”,在传统的QQ、飞信交流平台的基础上,学院还通过学生会人人网主页、农学院共青团委微博等新型传播媒介,实时更新就业信息,并利用多种渠道联系用人单位来校招聘,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毕业生。此外,在3月底会操之时,农学院院团委就应聘面试技巧、简历制作等方面和毕业生进行面对面交流沟通,对需要注意的细节给予学生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应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针对当前就业市场劳动力供大于求、部分就业生期待过高的现状,学院积极转变就业指导观念,以心理健康服务部为平台,对大四学生开展就业心理疏导,引导毕业生结合实际合理定位,切勿好高骛远,避免“高不成,低不就”状况的发生。学院还充分利用“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西部计划”等就业渠道,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发挥个人能力,到基层建功立业,实现自身价值。
纵向发展,全面加强毕业生就业能力。为了让就业生掌握更多的就业资讯,学习更多的就业创业经验,学院鼓励大三、大四学生积极关注《中华英才网》、《中华创业网》等创业就业报刊,充分了解就业创业信息,确保学生在以后的就业创业之路上走得更远。学校十分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寒暑假社会实践”“公司实习”“三秋劳动”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使学生尽快完成从校园到社会、从课堂到企业的角色转变。面对当前日趋激烈的竞争,团委老师告诫毕业生要树立竞争性择业观,克服“等、靠、要”心理,主动出击,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此外,学院还以“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挑战杯”大学生创新项目为契机,积极动员学院学生自主开展创新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为以后创业就业打下基础。
农学院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不断创新就业工作思路,帮助就业生解疑答惑,指点迷津,全力以赴提高学生就业机会,确保2013届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推动学院毕业生工作再创佳绩。